河南省玉米抗旱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前进
作者: 张前进;张新;鲁晓民;魏昕;李新泽;王伟;郭金生;王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抗旱;对策
期刊名称: 农业开发与装备
ISSN: 1673-9205
年卷期: 2015 年 07 期
页码: 47
摘要: 2014年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旱情,玉米抗旱过程中存在井电不配套、水源不足、劳力缺乏、浇地成本高、节水设施少、思想重视不够等问题,解决的对策如下: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抗旱指导、配套灌溉设施、充分利用水源、组织浇水服务队、及时病虫监测、人工辅助授粉、追施粒肥、适时晚收。
分类号: S423`S513
- 相关文献
[1]防旱抗旱的基本对策是发展节水农业. 贾大林. 1997
[2]冷暖型玉米抗旱性研究. 张大双,员海燕,张宝林. 2010
[3]基于抗旱低碳的秸秆覆盖免耕栽培玉米. 李刚,杨粉团,姜晓莉,曹铁华,樊慧梅,陈喜凤. 2010
[4]玉米施用硅肥田间定位试验研究. 高玉山,毕业莉,姜柏臻,崔汉成,方力,宋殿友,宁连荣. 2002
[5]寒地玉米幼苗早发增产技术研究. 刘玉涛,王宇先,郑丽华,贯春雨,连永利,郭巍. 2011
[6]PEG胁迫下玉米自交系萌芽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李晶晶,贾腾蛟,王丽艳,李会勇. 2021
[7]玉米抗旱机理与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邹学校. 2007
[8]丸粒化玉米种子的保水抗旱性能研究. 喻少帆,李嘉诚,冯玉红. 2012
[9]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2
[10]玉米不同自交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陈勋基,阿不来提,郑军,葛峰,王冬梅,危晓薇,梁晓玲,黄全生. 2008
[11]外源脱水应答转录因子CBF4基因转化玉米的获得. 杨东歌,杨凤萍,陈绪清,张立全,张晓东. 2009
[12]玉米抗旱机理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进展. 韩金龙,王同燕,徐子利,徐立华,徐相波,邢燕菊,阴卫军. 2010
[13]基于大刍草渗入系的玉米抗旱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刘爽,李珅,王东梅,沙小茜,何冠华,张登峰,李永祥,刘旭洋,王天宇,黎裕,李春辉. 2024
[14]四平地区玉米苗期抗旱栽培技术. 丁爱雪,周小辉,董亚琳. 2011
[15]玉米抗旱品种筛选鉴定研究. 杨国航,白琼岩,张春原,张雪原,刘春阁,赵久然. 2009
[16]玉米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任志强,王晓清,卜华虎,肖建红,张宁,杨慧珍. 2019
[17]吉林省西部淡黑钙土玉米钾肥适宜用量初探. 高玉山,刘慧涛,边秀芝,窦金刚,孙毅,任军. 2006
[18]硅肥的抗旱增产作用. 孙毅,高玉山,任军,闫孝贡. 2002
[19]魔芋辐照接枝聚合物在玉米抗旱上的应用研究. 耿胜荣,熊光权,陈明利,李新,周明,叶丽秀,林若泰. 2009
[20]玉米杂交制种花期的预测与不遇的对策. 胡加如,孙权星,彭长俊,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陈小晖,黄小兰,印志同,石明亮,李波.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家族基因分析及ZmPAL5的功能研究
作者:曹丽茹;叶飞宇;库丽霞;马晨晨;庞芸芸;梁小菡;张新;鲁晓民
关键词: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ZmPAL5;抗旱性;生理生化
-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徐彪;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李玉发;吴松权;何中国
关键词:花生(Arachis hypogaea);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指纹图谱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生物安全在养猪业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李树稳;李永锋;张交儿;孙元;张新;黄淑坚;仇华吉
关键词:生物安全;养猪业;疾病预防;发展;生物安全规范
-
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作者:乔光德;马春艳;张凤英;王伟;赵明;谌微;傅愔;刘志强;马凌波
关键词:饵料;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
-
侧深施肥装置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与试验
作者:陈威;王川;王丽伟;张瑾;王伟;卢碧芸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气吹式;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分析
-
玉米shrunken2突变体中醇溶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作者:韩小花;晋玉宽;周波;刘康;廖勇;范艳萍;田雯;王振华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近等基因系;shrunken2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