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对虾苗种体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组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晓静
作者: 张晓静;宋晓玲;万晓媛;杨冰;黄倢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弧菌;WSSV;IHHNV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5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结合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山东、天津、浙江部分苗种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以及优势菌的种类和数量,并用PCR的方法检测对虾苗种携带病毒情况。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均在10~5–10~7 CFU/g之间,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8个属,其中,弧菌属在对虾苗种体内占绝对优势,达40.0%–90.23%。部分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样品检测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阳性,WSSV检出率为50.0%,IHHNV检出率为37.5%,同时携带两种病毒的检出率为11.11%。只携带WSSV病毒以及同时携带两种病毒的对虾苗种体内的总菌数量在1.23×10~7–4.14×10~7 CFU/g之间,显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样品(P<0.05),且弧菌数量在10~7 CFU/g左右,显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样品(P<0.05)。只携带IHHNV以及不携带病毒的对虾苗种体内的弧菌数量为10~4–10~6 CFU/g。研究表明,弧菌属在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普遍存在且为优势菌属,携带WSSV可能会引起对虾苗种体内的弧菌数量增长。
分类号: S945.4
- 相关文献
[1]对虾6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飞,张宝存,张晓华,黄倢. 2014
[2]中国明对虾抗菌肽基因应答WSSV侵染的表达及其SNP分析. 高焕,赖晓芳,孟宪红,罗坤,孔杰. 2011
[3]WSSV感染对中国明对虾bantam及其候选靶基因的影响. 李旭鹏,孔杰,孟宪红,栾生,罗坤. 2018
[4]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Tetraspanin-3与WSSV的体外相互作用. 关广阔,刘庆慧,黄倢. 2015
[5]中国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和池塘水体中弧菌的检测分析. 陈晓玲,邱亮,魏海英,王君霞,孙成峰,许传堂. 2020
[6]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TRx、LvP38、CAT、POD基因的表达. 刘鹏飞,刘庆慧,吴垠,黄倢. 2015
[7]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能力及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邓康裕,孔杰,孟宪红,罗坤,栾生,曹宝祥,刘宁. 2015
[8]饲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抗病毒感染能力及抗病基因表达的影响. 孙博超,杨运楷,李玉宏,宋晓玲,黄倢. 2019
[9]美人鱼发光杆菌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兰萍,宋晓玲,张辉,成君军. 2010
[10]养殖水体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PC465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王春迪,宋晓玲,张晓静,张盛静,孙新颖,刘宝彬,高文辉,黄倢. 2016
[11]凡纳滨对虾网格重链蛋白与WSSV结构蛋白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王中一,刘庆慧,黄倢. 2018
[12]凡纳滨对虾RAS与WSSV-VP26的相互作用. 王中一,刘庆慧,黄倢. 2019
[13]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对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60和90表达的影响. 孙凡,刘庆慧,黄倢. 2013
[14]亚硝基氮胁迫下WSSV对凡纳滨对虾致病性研究. 方金龙,王元,李新苍,周俊芳,陈甜甜,房文红. 2016
[15]高位池养殖过程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情况的动态变化. 王奕玲,李卓佳,张家松,文国樑,曹煜成,罗亮,张华军,韩宁. 2012
[16]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 2016
[17]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的影响. 粟丽,朱长波,陈素文. 2015
[18]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 武和英,王秀华,杨冰,于党辉,黄倢. 2019
[19]嗜酸乳杆菌对3种弧菌的拮抗效果及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刘钢,胡晓娟,苏浩昌,徐武杰,徐煜,文国樑,曹煜成. 2024
[20]凡纳滨对虾不同池塘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 徐金根,陈素文,张汉华,朱长波,李卓佳,粟丽,王兆礼.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物安保保障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董宣;黄倢
关键词:生物安保;水产养殖;疫病防控;绿色发展
-
大豆疫霉菌的致病机制及寄主分子响应和防控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杨冰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大豆疫霉病菌;致病机制;寄主分子响应;防控方法
-
丹麦丹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生猪种业企业的启示
作者:张晓静;赵静娟;串丽敏;颜志辉
关键词:丹麦;丹育;生猪;种业企业
-
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作者: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不同耕层;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
-
罗氏沼虾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黄笑;王国浩;董宣;唐琼英;段虎;杨国梁;黄倢
关键词:罗氏沼虾;神经细胞;原代培养;传染性早熟病毒
-
2021-2022年我国沿海养殖虾类中虾肝肠胞虫(EHP)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余星潼;万晓媛;贾田畅;夏继涛;徐婷婷;姚亮;赵文秀;张庆利
关键词:虾肝肠胞虫(EHP);流行病学调查;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qPCR);组织病理
-
2021-2022年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赵文秀;万晓媛;夏继涛;姚亮;徐瑞东;王伟;余星潼;张庆利
关键词:对虾病毒性偷死病(VCMD);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