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条播育秧机插秧苗素质对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承翰

作者: 唐承翰;王晶卿;陈惠哲;张玉屏;向镜;张义凯;王志刚;怀燕;陈佳峰;王亚梁

作者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杂交稻;机插秧;秧苗素质;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5 年 39 卷 002 期

页码: 245-2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精准条播育秧可提升机插秧苗素质与群体均匀度。本研究旨在阐明杂交稻条播育秧秧苗素质与机插产量间的关系,为构建高产群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条播规格(D1:16条,D2:18条,D3:20条)和3个每穴播种粒数(S1:3粒,S2:4粒,S3:5粒)处理。播种规格为每个秧盘横向播种40次,纵向播种次数与播种条数相对应。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下水稻的秧苗素质、群体分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结果】(1)每穴播种粒数和播种条数越少,秧苗素质越高;秧苗素质提高有利于增加移栽后秧苗第2、第3叶位分蘖的发生比例和单株分蘖力;每穴播种粒数越高,群体成穗率越低。(2)每穴播种粒数相同条件下,降低播种条数使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每穴播种粒数越多,群体收获指数越低。(3)减少每穴播种粒数,增加了每穗粒数,并对籽粒的结实率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减少播种条数能有效提高二次枝梗着粒的结实率。(4)降低播种条数可以使产量增加,D1的平均产量较D2、D3分别提升5.0%、10.8%;每穴播种粒数为4粒时,群体产量较高,S2的平均产量较S1、S3的分别提升6.0%、7.1%。(5)单株产量与秧苗充实度的相关性最高,秧苗充实度每提升1 mg/cm,单株产量提高13.94 g。【结论】壮秧能够提高机插秧苗低位分蘖的比例,秧苗充实度可作为判断秧苗素质的重要指标,降低播种量是促进壮秧的最有效措施。在相同基本苗下,机插壮秧提高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通过提高有效穗数而获得高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育秧基质与秧盘组合对北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刘军,韩勇,李建国,沈枫,刘博,姜秀英,吕军,姚继攀,蒋洪波,解文孝. 2020

[2]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何文洪,陈惠哲,朱德峰,徐一成,林贤青,张玉屏. 2008

[3]不同育苗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钟平,纪力,孙春梅,邵文奇. 2024

[4]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中籼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孙如银,吴文革,陈刚,许有尊,周永进. 2014

[5]不同机插取秧量对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滕飞,陈惠哲,朱德峰. 2015

[6]机插密度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滕飞,李传友,陈惠哲,朱德峰. 2016

[7]杂交稻机插秧技术研究. 陈惠哲,朱德峰,徐一成,刘晓娜. 2010

[8]水稻苗床调理剂——育秧绿用于机插育秧试验简报. 庄春,王从赵,邵文奇,钟平,纪力,孙春梅,陈川. 2011

[9]多效唑与保持剂对水稻草木灰基质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 邵文奇,钟平,庄春,纪力,孙春梅,陈川,章安康. 2013

[10]不同施肥时期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邵文奇,纪力,钟平,孙春梅,庄春,陈川,章安康. 2018

[11]不同水稻苗床调理剂和基质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杜小凤,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5

[12]印刷播种技术对机插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的影响. 钟平,邵文奇,徐文静,张凯迪,庄春,纪力,章安康. 2014

[13]不同水稻苗床调理剂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杜小凤,王伟中,文廷刚,杨文飞,钱新民,吴传万. 2012

[14]肥料使用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邵文奇,纪力,张凯迪,庄春,钟平,陈川. 2015

[15]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漂浮育秧技术的影响. 纪力,邵文奇,庄春,孙春梅,钟平,陈川. 2017

[16]不同拌种处理对超级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麦迎晓,黄慧灵,程思忍,孙晓銮,唐湘如. 2018

[17]贵州优质稻品种机插秧秧苗素质差异分析. 王勇,杨宇,姬广梅,李立江,陈卓. 2021

[18]有机废弃物作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崔新卫,罗赫荣,刘琼,戴健华,彭福元. 2012

[19]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池忠志,郑家国,孔祥猛. 2007

[20]泥炭、蛭石与稻田土混配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栽插质量的影响. 林阿典,徐强辉,杨锦标,傅友强,王建涛,张佳敏,韩孟红,黄玉芬.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