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白肉突变体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靖

作者: 孙淑霞;陈栋;涂美艳;刘佳;江国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枇杷;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1495-14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文比较分析了枇杷白肉突变体的突变型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为探讨枇杷白肉果实形成原因,以及进一步揭示枇杷果实品质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叶及果实品质差异。【结果】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十分接近,突变型的果实始熟期比野生型晚1周左右;突变型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明显长于野生型,叶片厚度明显薄于野生型;突变型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小于野生型,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高出9.2%和9.3%,总酸含量比野生型低21%;突变型果肉的维生素C含量与野生型基本相当;突变型果肉的粗纤维含量比野生型低14.3%,β-胡萝卜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7.55%;突变型果肉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分别比同时期野生型高19%、8%和23%。【结论】突变型的果实始熟期比野生型晚,β-胡萝卜素含量大大低于野生型,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均高于野生型。

分类号: S667.3

  • 相关文献

[1]6种植物防冻剂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唐威,储春荣,郄红丽,王化坤. 2015

[2]不同秋季施肥处理对枇杷开花、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徐红霞,姜路花,李晓颖,葛航,刘灵敏,陆胜民,唐为良,潘兰贵,陈俊伟. 2023

[3]千岛湖地区不同蜜蜂传粉对枇杷增产提质效果的评价. 董捷,黄敏婕,张红,杨淑媛,张嘉文,王德前. 2024

[4]"贵妃"枇杷两种树形枝梢生长与果实品质表现. 戴曲顺,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马翠兰. 2018

[5]自然坐果条件下白肉枇杷结果母枝性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章希娟,余东,魏秀清,张立杰,许奇志,郑姗,许家辉. 2012

[6]早熟大果枇杷早钟6号引种试验. 邱继水,周碧容,曾帆,谢方启,黄炳雄,陈锦瑞. 2006

[7]不同树势枇杷枝梢生长、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陈秀萍,郑少泉. 2016

[8]“贵妃”枇杷两种树形枝梢生长与果实品质表现. 戴曲顺,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马翠兰. 2018

[9]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孙淑霞,陈栋,谢红江,涂美艳,江国良. 2011

[10]套袋枇杷果面微域环境变化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丽梅,陈熹,李韬,许家辉,胡文舜,熊月明. 2009

[11]抗枇杷根腐病病菌的枇杷主干内生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鲁海菊,郝小燕,崔同敏,张晓永,郑肖兰. 2014

[12]抗枇杷根腐病病菌的6株枇杷主干内生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陶宏征,张建春,鲁海菊,陆林和,郑肖兰. 2015

[13]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药效研究. 杨秀娟,陈福如,何玉仙. 2003

[14]枇杷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阮宏椿,陈福如,杨秀娟,严琰,方琴. 2005

[15]枇杷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谷会,陈维信,刘爱媛,冯淑杰,齐颖. 2009

[16]'越心'草莓组培突变体着色差异的分子机理初探. 杨肖芳,张祖瑛,苗立祥,张豫超,沈岚,秦巧平,蒋桂华. 2020

[17]烟草赤星病菌对嘧菌酯抗性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黄艳飞,汪汉成,吴庆丽,陈兴江,蔡刘体,张长青,阳淑,何永福. 2019

[18]菟丝子生防菌“鲁保一号”生物学特性及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 李健,李美,高兴祥,房锋,董连红. 2017

[19]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ocr4-1701突变体的生物学表型研究. 蒋艳琴,曾涛,陈汉清,林妃,袁贵祥,郭刚,曾会才. 2013

[20]芒果炭疽病菌突变体和野生型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陈丽霞,郑服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