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海飞

作者: 于海飞;杜晓宇;殷贵鸿;邹少奎;李楠;张倩;吕永军;王丽娜;王雅美;韩玉林

作者机构: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周8425B;SNP标记;抗倒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47-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解析小麦抗倒伏遗传机制,发掘抗倒伏位点,选育抗倒伏品种,对于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周8425B是我国黄淮麦区重要的小麦骨干亲本,农艺性状优良,其衍生品种具有较好的抗倒伏特性。本研究对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等62份材料的8个抗倒伏相关性状进行评价,并结合50K SNP芯片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共计检测到226个显著关联SNP标记,分布于21条染色体的42个位点上,分别解释7.0%~18.8%的表型变异。其中,14个位点与已报道的位点一致,其他28个位点为新的位点。另外,还鉴定到3个候选基因(TraesCS5B01G555800、TraesCS3A01G496400和TraesCS6B01G225400),分别编码E3-泛素蛋白连接酶、纤维素合酶和细胞分裂蛋白酶。本研究对于小麦品种抗倒伏性状改良具有参考价值。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2024

[2]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崔向华,隗正阳,杜振伟,周霞丽,刘焱,石明权,阚跃峰,张少泽,崔承齐,梅鸿献. 2023

[3]茶树叶型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小萍,王云,熊元元,刘晓,李明红,张厅,赖谦,李春华. 2023

[4]基于SNP分子标记的泰山/泰科麦系列小麦遗传解析. 亓晓蕾,李兴锋,吕广德,王瑞霞,王君,孙宪印,孙盈盈,陈永军,钱兆国,吴科. 2021

[5]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主要产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马艳明,娄鸿耀,张胜军,王威,郭营,倪中福,刘杰. 2023

[6]利用55K芯片进行小麦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温明星,肖进,徐涛,孙丽,王宗宽,王海燕,王秀娥. 2023

[7]蚂蚱麦和小白麦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白彦明,李龙,王绘艳,柳玉平,王景一,毛新国,昌小平,孙黛珍,景蕊莲. 2019

[8]小麦品系CH7034中耐盐QTL定位. 张潇文,李世姣,张晓军,李欣,杨足君,张树伟,陈芳,常利芳,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2022

[9]山西省同名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 雷梦林,刘霞,王艳珍,穆志新. 2023

[10]喷施抗倒调理剂劲丰对小麦增产抗倒的生物学效应. 吴传万,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王伟中. 2013

[11]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 2012

[12]新型增产抗倒营养剂"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杨文飞,文廷刚,孙爱侠,吴雪芬,王伟中. 2019

[13]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孙通,杨玉双,马瑞琦,朱英杰,常旭虹,董志强,赵广才. 2024

[14]不同春小麦茎秆抗倒伏特性分析. 樊明,张双喜,魏亦勤,李红霞. 2022

[15]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杨秀梅,杜小凤,李刚华,孙爱侠,钱新民,贾艳艳,文廷刚,李正鹏. 2021

[16]黄淮冬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 孟令志,买春艳,于立强,刘宏伟,杨丽,李辉利,周阳,张宏军. 2016

[17]缺铁胁迫对小麦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SPAD值的GWAS分析. 樊庆琦,黄承彦,解树斌,隋新霞,崔德周,李永波,楚秀生. 2018

[18]小麦根部耐盐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时晓磊,严勇亮,石书兵,王继庆,谢磊,张金波,耿洪伟. 2021

[19]黄淮麦区北片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帅,张希兰,张娜,赵明辉,乔文臣,孙丽静,李辉,傅晓艺,何明琦,纪军,李俊明. 2020

[20]小麦萌发期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库尼都孜阿依·吐尔汗,颜安,阿不都克玉木·米吉提,严勇亮,任毅,时晓磊,耿洪伟.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