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区播期与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双低油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迎春

作者: 罗华友;李红;汤天泽;杨尧;张体刚;刘念;范其新;李芝凡;蒙大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低油菜;国豪油8号;产量;播期;密度;施肥量;农艺性状;四川丘区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2-4

摘要: 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建立了双低油菜国豪油8号在四川丘区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四川丘区,直播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国豪油8号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799 kg/hm~2的农艺方案为:9月25—30日播种,密度45.0万~52.5万株/hm~2,施肥量0~750 kg/hm~2。农艺措施增产效应顺序为播期>密度>播期与施肥量>施肥量。直播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有效段长、一次有效分枝、二次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根茎粗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段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高度>千粒重>株高>根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直播油菜的二次有效分枝、根茎粗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二次有效分枝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油菜国豪油8号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郭子荣,刘念,张体刚,汤天泽,范其新,李芝凡,蒙大庆. 2016

[2]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对“长农3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齐霞,李中青,郭二虎,祁丽婷,王瑞,王敏,孙万荣,任先忠. 2016

[3]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新型蓝粒杂交小麦‘11S12’产量的影响. 胡海,汪灿,杨浩,胡丹,袁晓辉,李中安,易泽林,阮仁武. 2014

[4]栽培因子对合农63大豆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刘婧琦,赵桂范,冯鹏,郭泰,王谦玉,张敬涛. 2012

[5]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曹雄,梁晓红,黄敏佳,申登高,李占林. 2015

[6]不同栽培因子对‘绥杂7号’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冯鹏,李如来,郑海燕,杨贺,李建东,郭伟,李于. 2015

[7]冀植5号玉米新品种多因子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田兰芝,李惠利,路银贵,于广军. 2010

[8]施肥模式及栽插密度对四川丘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欧阳裕元,陈英立,兰汉军,朱从桦,余俊奇,刁友,李旭毅. 2021

[9]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春大豆“天隆一号”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朝森,王瑞珍,陶国华,赵现伟,熊文华. 2015

[10]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1]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鄂麦18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葛双桃,董静,王贤智. 2009

[12]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田红琳,杨华,蒋志成,张丕辉,李晔,周汝平,崔俊娟,许明陆. 2015

[13]栽培措施对中豌6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 曾宪琪,杜成章,张继君,陈红,李泽碧,张志良. 2011

[14]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英文). 田红琳,杨华,蒋志成,张丕辉,李晔,周汝平,崔俊娟,许明陆. 2015

[15]鲁棉研21号适宜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 陈文,胡浩,王玉华,马峰,刘继永,孟庆华. 2009

[16]不同播期、密度、施氮量和水分对晚稻的效应. 吴建平,邢丹英,高剑华,杨伟明,许少华,朱诗汉,罗耀美,杨柳. 2009

[17]早熟高梁杂交种晋早94―1栽培技术研究. 曹昌林,高德进. 1999

[18]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吴建平,邢丹英,高剑华,杨伟明,许少华,朱诗汉,罗耀美,杨柳. 2009

[19]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长远,王磊,齐玉鑫,孙晓环,孙国宏,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2023

[20]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对帚高粱农艺性状和穗帚产量的影响. 潘映雪,成慧娟,王立新,葛占宇,隋虹杰,于大伟,张姼,刘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