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与多抗丰产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民芳

作者: 史民芳;安林利;丁国庆;行翠平;韩东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秆超大穗小麦;多抗丰产小麦;基因型方差分析;配合力;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36 期

页码: 50-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进一步挖掘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为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5个矮秆超大穗小麦品种(系)作为父本,8个多抗丰产小麦品种(系)作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采用8×5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4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亲本及杂种F1的株高、主穗长、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8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并在基因型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父本中A1、A3、A4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其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特别是穗长、主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高,而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是很理想的矮秆超大穗多粒亲本材料。母本中B5、B6单株穗数一般配合力较高,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可作小麦高产杂交育种的矮秆多穗型亲本使用。结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组合B5×A3单株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较低,可作为的矮秆、多穗、粒重高且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B2×A4主穗长、单株产量、单株穗数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较高,而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低,可作为矮秆大穗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长、主穗产量皆在70%以上,表明这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小,而狭义遗传力的分析除主穗长、主穗粒数、主穗产量、株高大于50%,其余4个性状均低于50%,说明受环境影响大,不宜早期选择,应该适当推迟选择的代数。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芹菜部分数量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分析. 靳力争,高国训,鲁福成,张学东. 2010

[2]北方杂交粳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李小婉,王先俱,商文奇. 2022

[3]糯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陈坚剑,李向楠,吕桂华,吴振兴,郭国锦. 2021

[4]烤烟淀粉含量的配合力与遗传分析. 张振臣,马柱文,李集勤,袁清华,谢锐鸿,李淑玲,陈俊标. 2017

[5]杂交稻稻米品质的遗传相关分析. 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唐卫国,季朝兵. 2003

[6]弱光下黄瓜苗期几个生理指标的遗传分析. 李建吾,安红伟,余纪柱,毛光志,金海军. 2006

[7]8份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王薪淇,孟令聪,代秀云,侯国生,周小辉. 2022

[8]海岛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孔杰,阿里甫·艾尔西,孔庆平,赵其波,曲延英,张进. 2007

[9]一份新选玉米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邱正高,杨华,袁亮,张亚勤,张采波,汤玲,荣廷昭,曹墨菊. 2015

[10]不同粒重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袁凯,逯腊虎,杨斌,张婷,张伟,史晓芳. 2018

[11]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王小博,常晓,刘柏林,杨兆生,李健. 2024

[12]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13]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4]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5]特早熟杂交棉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回归分析. 孙长君,吴琼,吴晓东,李书涛,王子胜. 2011

[16]小麦收获前种子发芽敏感性配合力的研究. 肖文言,徐风. 1993

[17]籼型杂交水稻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翟虎渠 ,曹树青 ,唐运来 ,张荣铣 ,盛生兰 ,龚红兵 ,杨图南. 2002

[18]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19]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20]粒用高粱新选亲本配合力分析. 王立新,成慧娟,马尚耀,葛占宇,严福忠,张姼,隋虹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