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态研究 Ⅲ 野生大豆(G. soja)与栽培大豆(G. max)光周期效应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豹
作者: 徐豹;路琴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大豆(G. soja);栽培大豆(G. m(?)c);光周期效应;光照;阶段;进化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88 年 04 期
页码: 269-275
摘要: 通过长日照(18小时)短日照(8小时)方法,比较研究相同原产地(25°44′N)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光周期效应。(1)大豆出苗8天内即有明显光周期效应,(2)在短日照下,野生大豆光照阶段长度9—12天,栽培大豆3—6天,野生大豆从出苗到0.9复叶,栽培大豆从出苗到真叶期间通过光照阶段。(3)大豆光周期效应不仅制约开花,且制约能否结荚与成熟,(4)讨论了由野生大豆进化为栽培大豆光周期效应特性的变化趋向。另外,野生大豆光周期效应的强度,低纬度的高于高纬度的,同纬度低海拔的高于高海拔的。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研究. 薛光行,陈平. 1992
[2]籼稻8902s×安农s-1F_2个体育性光温反应类型观察. 薛光行,陈长利,申岳正,陈平. 1995
[3]雄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周期效应指数值(PE)和温度效应指数值(TE)的遗传性初步研究. 薛光行,邓景扬. 1998
[4]丝路农业交流发展的阶段、路径和形式. 刘馨秋,王思明. 2019
[5]食线虫真菌研究简史. 李天飞,张克勤,刘杏忠. 1996
[6]"倒喂法"养猪效益好. 赵红波. 2003
[7]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 蒋和平,黄德林,郝利. 2005
[8]新疆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运行机制研究. 齐莹莹,龚冠豪,冯耀祖,张大海. 2016
[9]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演进分析. 靳淑平. 2014
[10]虹鳟的养殖:(二)虹鳟的人工繁殖. 刘雄,金国善. 1983
[11]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阶段与创业环境分析. 杨敬华. 2007
[12]试析如何控制工程造价. 杨丽芳,廖元柱,谢晟. 2008
[13]我国糯玉米育种进展. 张胜恒,杨华,蔡治荣,易红华,周汝平,陈荣丽. 2008
[14]猪流感的再认识. 仇华吉,童光志. 2000
[15]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 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6]外生菌根菌植多样性及其进化. 桂阳,刘作易. 2006
[17]6个紫花苜蓿材料的核型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张雪婷,杨文雄,杨芳萍,师尚礼,尹国丽. 2011
[18]芝麻染色体核型及似近系数分析. 张海洋,苗红梅,李春,魏利斌,马琴. 2012
[19]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倾向和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进化的倾向(英文). 左文朴,朱绮霞,黄艳燕,潘丽霞,吴光. 2010
[20]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纤维素酶的整体进化关系(英文). 吴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属Soja亚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比较观察
作者:庄炳昌;王玉民;徐豹;席以珍
关键词: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花粉;形态;观察
-
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茎叶性状的多态性及其地理分布
作者:庄炳昌;徐航;王玉民;路琴华;徐豹;李福山
关键词:野生大豆;茎叶性状;多样性;地理分布
-
大豆生态研究──ⅩⅣ.复式光温综合作用与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开花期生育指标的研究
作者:路琴华;王玉民;谢雪菊
关键词:复式光温综合作用;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叶片感光效应;开花期生育指标
-
大豆属Glycine亚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作者:庄炳昌;王玉民;徐豹;席以珍
关键词:大豆属;Glycine亚属;花粉;形态;观察
-
中国同一纬度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固氮特性的研究
作者:朱长甫;苗以农;石连旋;郑世忠;庄炳昌;徐豹
关键词:大豆;进化类型;固氮特性
-
大豆生态研究──ⅩⅥ.光温综合作用基本原理及生长发育阶段划分的研究
作者:路琴华
关键词:野生大豆;单式光温综合作用;复式光温综合作用
-
大豆生态研究──XV.复式光温综合作用与中国不同进化型大豆生态类型的研究
作者:路琴华;王玉民
关键词:复式光温综合作用;大豆;生态类型;畸形荚;迟结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