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轮作下穗肥氮用量对机插粳稻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龙瑞平

作者: 龙瑞平;张朝钟;戈芹英;万卫东;王勤;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杨从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旱轮作;水稻;穗氮;群体特征;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24-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研究水旱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在高原粳稻区小麦-水稻和蚕豆-水稻模式中,以当地主栽水稻品种隆科16为材料,在不施基蘖氮肥的条件下,分别施纯氮0、90、120、150、180和210kg/hm~2作穗肥,按促花肥:保花肥=6:4进行施肥,并以常规施纯氮285kg/hm~2作为对照(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0.25:0.25:0.25:0.25),分析了水稻的群体生长特性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种轮作模式中,不施基蘖氮肥,只施用适量(180kg/hm~2)穗肥氮,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持平。在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小麦-水稻和蚕豆-水稻模式不施基蘖氮肥处理的最低水稻分蘖数分别达到对照的91.09%和87.62%,最高分别达到对照的95.05%和91.11%,成熟期有效穗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不施基蘖氮肥只施穗肥氮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穗率。与对照相比,施穗肥氮后水稻的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和阶段增量以及群体生长速率明显加快。小麦-水稻和蚕豆-水稻模式中,穗肥氮用量为180kg/hm~2处理,氮肥投入比对照减少36.84%,水稻经济效益最高,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全生命周期温室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岳骞,吴思远,张岳芳,盛婧,郭智,陈丹艳,汪超,徐向瑞,王鑫,宗焦. 2022

[2]冷浸田水旱轮作对作物生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黄建诚. 2015

[3]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盛海君,周春霖,沈其荣,徐阳春,封克. 2004

[4]施肥水平对抽穗期水稻穗部温度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张彬,郑建初,杨飞,田云录,彭兰,李明安,卞新民,张卫建. 2007

[5]徐稻3号不同产量指标群体特征研究. 刘强,段祥茂,杨波,花文苏,陈留根,周炜. 2009

[6]氮素与密度处理对水稻精量穴直播群体特征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赵志鹏,曹黎明,王新其,李茂柏. 2014

[7]籼粳交组合甬优1540钵育机插超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群体光合特征. 吴文革,习敏,许有尊,陈刚,周永进. 2017

[8]秸秆还田量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白建忠,陈泽,丁永锋,张珞,赵营. 2017

[9]广西南菜北运基地水稻-钦州辣椒 粮菜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黄欲晓. 2019

[10]水旱轮作对土壤和水稻的影响. 孙红,孙明明,吕世翔,李智媛,张元良. 2019

[11]大棚草莓-晚稻-茄子2年3茬种植模式. 何圣米,吴平,龚佩珍,唐红芳. 2016

[12]贵州山区稻田水旱轮作模式发展现状与建议. 李佳丽,邓茹月,彭强,闫志强,朱速松. 2023

[13]"稻+蒜"轮作栽培模式效益分析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王芳,王旭,白文奎,徐雄,林春亮,李洪强. 2024

[14]老挝北部山区水稻—菜豆水旱轮作栽培模式. 汪骞,陶婧,袁艺,李林,李石开. 2018

[15]双小拱棚小南瓜-晚稻高效种植模式. 吴平,何圣米,龚佩珍,唐红芳,马伟冬. 2016

[16]成都平原水旱轮作土壤表层锰损失主要机制研究. 张福锁,刘学军,吕世华,曾祥忠. 2004

[17]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卢百关,杜永,李筠,王宝祥,周振玲,孙中伟,杨波,秦德荣,徐大勇. 2015

[18]江苏省沿海女性渔业船员群体特征研究. 王春雷,徐本国,张禹,张帅. 2018

[19]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方加海. 2019

[20]中国当代茶人群体新特征及其成因探析. 谷青青,田雁冰.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