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彦婷
作者: 高彦婷;张芮;董博;李青青;刘柯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垄沟集雨;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覆盖
期刊名称: 干旱区地理
ISSN: 1000-6060
年卷期: 2024 年 47 卷 003 期
页码: 413-4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选取"登义"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常规平栽不覆盖为对照(CK),依次设置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不覆盖(HL)、垄覆液态地膜沟不覆盖(YL)、垄不覆盖沟覆秸秆(NJ)、垄覆液态地膜沟覆秸秆(YJ)、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覆秸秆(HJ)共计6个处理,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垄覆膜沟覆秸秆的集雨模式均有利于玉米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HJ处理的穗行数、千粒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分别较对照CK提高11.22%、31.31%、88.02%、79.83%,且与CK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较CK低.(2)垄覆地膜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且能改变微生物结构,但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却不能.(3)各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门、纲水平上均受到覆盖集雨模式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主要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占比25.8%)、拟杆菌纲(Bacteroidia,占比8.4%)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占比7.7%),且垄沟覆盖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即垄沟集雨模式可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门、纲水平的结构及组成,实现玉米增产的效果.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覆盖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马金平,陈振宇,南建福. 2009
[2]半干旱区玉米麻地膜覆盖栽培综合效益分析. 刘慧涛,高玉山,窦金刚,宋铸福. 2007
[3]旱地玉米秸秆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 刘巷禄. 1990
[4]氮肥形态和地膜覆盖对坡耕地玉米产量和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林超文,涂仕华,庞良玉,张建华,罗春燕,黄晶晶,朱永群. 2012
[5]旱地玉米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研究. 李娜娜,池宝亮,梁改梅. 2017
[6]垄作覆盖栽培对玉米生态生理效应研究进展. 赵霞,姜军,刘京宝,王振华. 2008
[7]垄作覆盖模式对夏玉米耕层含水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分析. 刘霞,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张慧. 2012
[8]旱地玉米秸秆覆盖方式的灰色评估. 王盛霞,薛宗让,邢丽萍. 1995
[9]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匡恩俊,韩锦泽,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2016
[10]旱地玉米覆盖易降解淀粉膜的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王笳,安鸣,周柏玲,邓晓燕,黄学芳,王东峰,赵联甲. 1997
[11]半干旱区地膜垄沟集雨系统土壤水分特征的初步研究. 妥德宝,李振华,康暄,赵沛义,刘一灵,刘芳. 2011
[12]覆膜垄沟集雨种植对老芒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春荣,苏德荣,何峰,何丹,李向林. 2010
[13]垄沟集雨条件下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对青椒气孔特征、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的影响. 郝立华,常志杰,王晓雨,刘婧然,陈文娜,谢坤,贾艳辉. 2021
[14]垄沟集雨对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热条件及老芒麦产草量的影响. 何峰,王堃,李向林,徐柱. 2012
[15]阴山北麓旱作区垄沟集雨种植增产机理研究. 赵沛义,贾有余,妥德宝,任永峰,路战远,李焕春,段玉,弓钦. 2014
[16]覆膜垄沟集雨种植对老芒麦高度和密度的影响. 李春荣,苏德荣,李向林,何峰,万里强. 2010
[17]不同农业措施对草莓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黄冠燚,霍恒志. 2011
[18]不同农业措施对草莓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英文).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黄冠燚,霍恒志. 2011
[19]施肥模式对连作草莓枯萎病控制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黄冠燚,霍恒志. 2012
[20]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酶和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丁俊男,王慧,于少鹏,王远航,毕影东,刘明,王玲,刘淼.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兰州市西固区大豆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作者:陈晓莉;张晓艳;王立明;陈光荣;董博;杨如萍
关键词:大豆;品种(系);产量;西固区
-
磷矿中磷灰石及脉石与盐酸反应活性的研究
作者:方进;覃艳;孟品品;冷为贵;周骏宏;张凌云;黄德明;陈彪;袁光富;李青青;李忠艳;黄仕英
关键词:磷矿;化学选矿;中低品位;磷灰石;脉石;盐酸;尾矿
-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类型综合评价
作者:张芮;李红霞;高彦婷;董博;张海粟;温文;王磊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熵权TOPSIS模型
-
大豆新品种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作者:张晓艳;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董博
关键词:大豆;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
-
基于R语言的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在大豆区试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恺东;张凡巧;董博;段佳霖;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
关键词:AMMI模型;GGE双标图;大豆;稳定性;适应性
-
不同覆膜类型对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璐;董博;王磊;张芮;张军;江晶;陈光荣;赵振华;马嘉颖
关键词:地膜覆盖;黄土旱塬区;土壤化学性质;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陇中黄土高原区水分胁迫对高原夏芹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作者:张海粟;张芮;董博;温文;陈志丕;袁超
关键词:高原夏芹菜;水分胁迫;土壤酶;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