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转移对烟粉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欢欢

作者: 高欢欢;赵娜;高中强;周仙红;庄乾营;张安盛;郑成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烟粉虱;共生菌;棉花;番茄;寄主转移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23 年 55 卷 012 期

页码: 89-95,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不同寄主上的烟粉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的差异,本研究构建了取食番茄和棉花的两个烟粉虱种群,利用PacBio测序平台对其体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及优势共生菌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取食番茄的烟粉虱体内优势共生菌为Portiera、Rickettsia、Hamiltonella;寄主转为棉花后,共生菌的种类和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数量明显减少,物种丰富度降低,优势菌群增加为Portiera、Rickettsi-a、Hamiltonella、Cardinium 4 种,且相对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取食两种寄主的烟粉虱体内感染率最高的共生菌均为Protiera,其次为Rickettsia、Hamiltonella和Cardinium,并且以 3~4 种共生菌协同感染为主;寄主由番茄转为棉花后,共生菌协同感染的丰富度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寄主转移对烟粉虱体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及感染形式均有显著影响,该结果可为研究烟粉虱-共生菌-寄主三者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3.39

  • 相关文献

[1]烟粉虱MEAM 1隐种主要内共生菌的定位和分布. 陈吉强,张毅波,张桂芬,万方浩,刘怀. 2020

[2]共生菌Rickettsia响应宿主烟粉虱成虫日龄的免疫基因表达调控作用. 赵冬晓,张志春,牛洪涛,郭慧芳. 2023

[3]释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温室大棚番茄上的烟粉虱. 王恩东,吴圣勇,吕佳乐,姜晓环,马兆义,刘亚杰,刘振州,赵宏玉,吴朔,吴霞,徐学农. 2020

[4]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烟粉虱MED隐种取食行为的影响. 王昱超,穆常青,郭晓军,王甦,田兆丰,姚晶,罗晨,孙跃先. 2013

[5]番茄抗 B型烟粉虱相关叶表腺毛性状及其次生代谢物质分析. 孙帅,王孝宣,国艳梅,Snyder John C,王述彬,杜永臣,高建昌. 2016

[6]番茄两种虫媒传播的重要病毒病研究进展. 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顾浩天,王冬生,王培,王然. 2024

[7]福建漳州番茄黄化曲叶病病原分子诊断及暴发成因分析.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19

[8]广东省番茄白尖曲叶病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王愿,都梦丹,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丁善文,何自福,汤亚飞. 2024

[9]番茄抗B型烟粉虱相关叶表腺毛性状及其次生代谢物质分析. 孙帅,王孝宣,国艳梅,John C.Snyder,王述彬,杜永臣,高建昌. 2016

[10]警惕广东番茄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发生. 何自福,虞皓. 2003

[11]3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施药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李德伟,罗亚伟,黄振文,李涛,梁菊菊,谢文,覃振强. 2022

[12]ToCV和TYLCV侵染番茄对烟粉虱解毒酶的影响. 朱婕,卢丁伊慧,张德咏,张战泓,张卓,史晓斌,刘勇. 2024

[13]番茄抗烟粉虱研究进展. 郭广君,高建昌,王孝宣,国艳梅,杜永臣. 2010

[14]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徐州地区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杨玛丽. 2009

[15]黄色黏虫板对设施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赵建伟,姚凤銮,郑宇,丁雪玲,何玉仙. 2018

[16]240 g/L氟啶虫胺腈SC对温室和大田番茄烟粉虱的防效. 庾琴,武志强,封云涛,张润祥,范仁俊. 2014

[17]设施农业发展下棉田烟粉虱的危害特征和综合防治技术. 张友昌,张教海,王孝纲,夏松波,吴永刚,别墅. 2020

[18]不同药剂防治棉田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刘珍,范巧兰,魏明峰,张贵云,张丽萍,马冬菊,罗山. 2011

[19]新型药剂防治棉田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范巧兰,刘珍,魏明峰,张贵云,张丽萍,罗山. 2010

[20]华北北部地区棉田烟粉虱成虫季节性动态. 徐广,郭予元.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