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籼稻碾米和外观品质现状及改良途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况浩池

作者: 况浩池;陈国良;左永树;赵甘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碾米和外观品质;相关分析;改良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1995 年 S1 期

页码: 68-71

摘要: 对22个杂交中籼稻组合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杂交中籼稻组合的碾米和外观品质无一组合全部达到部颁食用优米2级标准,主要差距在整精米率低、垩白面积和垩白米率较大上;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米率组合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较高。整精米率与垩白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糙米率和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粒长、长宽比、垩白米率无显著相关。垩白面积与其它性状无显著相关。垩白米率与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优质杂交中籼稻选育中应把降低垩白面积和垩白米率作为主攻目标。对现有三系材料首先应改良不育系的垩白。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含CIMMYT种质的改良系的改良效果研究. 高明波,孙艳杰,金益,董玲,于天江. 2010

[2]超级稻Ⅱ优048高产栽培技术. 孙加亮,杨开晴,王波. 2006

[3]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品质育种现状及改良对策. 朱国永,孙明法,何冲霄,王爱民,任仲玲. 2008

[4]杂交中籼稻天丰优269高产制种技术. 刘洪进,任仲玲. 2008

[5]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高产制种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任仲玲,何冲霄,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 2008

[6]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高产制种特性与技术. 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任仲玲,何冲霄,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 2008

[7]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高产制种特点与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任仲玲,何冲霄,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 2009

[8]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09

[9]杂交中籼稻稻米RVA的基因型差异及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赵中操,姚雄,任万军,杨文钰. 2012

[10]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组群杂交中籼稻亲本配组优势分析. 李爱宏,戴正元,肖宁,潘存红,张小祥,李育红,刘晓斌,刘广青,张洪熙. 2010

[11]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K优52.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明. 2008

[12]高产稳产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009.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 2011

[13]江淮地区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及其产量特性研究. 孔令娟,汪新国,孙如银,胡鹏,陶友武,王士梅. 2015

[14]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两优671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 阮新民,从夕汉,施伏芝,占新春,夏加发,罗志祥. 2018

[15]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李霞红,王玉军,孙如银,李福军. 2012

[16]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协优52的选育与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倪金龙. 2008

[17]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稻培两优986的选育与应用. 夏明元,戚华雄,李进波,万丙良,查中萍,杜雪树,曾宪祥. 2009

[18]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苏泽胜. 2006

[19]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的生理特性及其农艺措施. 苏泽胜,陈周前,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 2006

[20]抗倒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品种特性研究. 栗云端.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