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抗病杂交组合F1、F2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海燕
作者: 李海燕;许洋;王天硕;赵丹;韩晓军;王子胜;吴晓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杂种优势;抗病性;产量及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农业开发与装备
ISSN: 1673-9205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48-150
摘要: 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自育的4个早熟抗病品种(系)为母本,3个外引资源为父本配置8个杂交组合,对杂交组合的F1、F2抗病性、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1、F2枯黄萎病抗性级别均表现为抗或高抗,同一组合不同世代反应型相同;F1、F2大部分产量及农艺性状都具有平均正向竞争优势,其中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正向竞争优势最大,增幅为3.50%~19.66%、2.87%~10.81%;杂交组合F2 较F1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衰退,铃重和衣分的降低是F2产量竞争优势衰退的主要原因;H2、H8组合F2在早熟性、抗病性、产量上仍存在一定的剩余优势,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和利用价值.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结球甘蓝杂交新组合强力65的杂种优势分析. 戴忠良,侯喜林,潘跃平. 2007
[2]芹菜叶斑病抗性杂种优势及亲子相关分析. 吴锋,高国训,王武台,王钦,王勇,耿以工. 2021
[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4]中棉所29号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开发研究. 刘圣田,韩长胜,李泽田,朱和民,冯俊芝,张玉花,刘继永. 1999
[5]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6]中国杂交棉步入生产的发展历程. 邢以华. 2007
[7]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超,黄文娟,牟方生,杨泽湖,戢沛城,龚一耘,马炳田,毛正轩. 2010
[8]棉花核不育的二级繁殖及利用. 黄观武,苟云高,张东铭,江卫,张相琼. 1992
[9]四川杂交棉花的研究和利用. 黄观武,张东铭,黄荣先,苟云高,施尚泽,王洪谷,曹鉴忠,江卫. 1988
[10]46个棉花三系组合杂种优势研究简报. 韦贞国,易先达,张成. 1999
[11]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邱新平. 2000
[12]棉花杂种优势表达机理研究进展. 喻树迅. 2004
[13]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概况和发展方向. . 2004
[14]棉花光敏不育系中9106的育性特征及其花药蛋白质组学分析. 魏恒玲,庞朝友,宋美珍,范术丽,喻树迅. 2015
[15]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回顾和展望. 靖深蓉,邢以华. 2007
[16]棉花杂种优势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肖松华. 2002
[17]棉花杂种优势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钱大顺,陈旭升,张香桂,狄佳春,许乃银. 2000
[18]棉花杂交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腺苷磷酸含量的研究. 邢以华,张久绪,杨伟华. 1990
[19]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范术丽,王寒涛,魏恒玲,庞朝友. 2016
[20]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 邢朝柱,郭立平,李威,吴建勇,杨代刚,戚廷香,马雄风,张学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作者:李海燕;吴晓东;赵丹;王天硕;闫烨;史鸿儒;徐敏;王子胜
关键词: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效应;杂种优势
-
叶面喷施富硒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赵丹;高嵩;王超;孙敏杰;李瑞春
关键词:水稻;富硒有机肥;叶面喷施;肥效
-
萝卜黑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杨利娟;高苇;李海燕;薛涛;张春祥;王勇
关键词:萝卜;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杀菌剂;抑菌效果
-
甜菜夜蛾SeABCB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Bt Cry1Ab35的结合特性分析
作者:郭晓昌;赵丹;王倩;王冠迪;温晶鑫;吴涵;郭巍
关键词: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克隆与表达;表达分析
-
棉花蚜虫防治药剂筛选
作者:沈丹;单莹;刘艳珍;王子胜
关键词:棉花;蚜虫;药剂筛选
-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探讨北鲍南养对皱纹盘鲍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作者:吴宙;周丽青;迟长凤;吴彪;孙秀俊;刘志鸿;赵丹;于涛;郑言鑫
关键词:皱纹盘鲍;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
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作者:李虎;常海城;陈柳;李鹤鹏;郑立秋;关晶;李海燕;孟庆林
关键词:75%肟菌·戊唑醇;核盘菌;室内毒力;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