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菜蛾变形孢虫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音

作者: 问锦曾;雷仲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菜蛾;产孢;微孢子虫;生活史;德国波恩;孢囊;和上;中肠;温度依赖性;裂殖体

期刊名称: 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ISSN:

年卷期: 2001 年

页码: 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94年我们从北京小菜蛾幼虫体内分离出一种微孢子虫,经研究,它的生活史中具有耦核双孢母产孢型和单核八孢母产孢型双型产孢周期,应是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Pilley的成员。迄今寄生于小菜蛾的变形孢虫己发现并描述过的有两种,即在德国波恩发现的地Vairimorphasp(Nahir,A.A,Jungen,C.1998)和在马来西亚发现的V.imperfecta(Canning等,1999)。我们发现中国种和上两种有下述主要不同。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寄生于玉米螟的微孢子虫. . 1965

[2]寄生于槐尺蠖和银纹夜蛾的微孢子虫. 孙传信,李社平. 1990

[3]微孢子虫侵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致病机理研究. 孙雪莲,张海剑,王勤英,石洁. 2025

[4]一种从藤粉蝶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邢东旭,吴福泉,罗国庆,廖森泰,李庆荣,肖阳,唐翠明,李丽,杨琼. 2011

[5]斑蝥素对粘虫和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的影响. 张雅林,周越,张志勇. 2003

[6]不同昆虫微孢子虫对小菜蛾的致病能力. 郑祥明,杨琼,方定坚,廖森泰,邹宇晓,黄炳辉. 2003

[7]昼夜变温幅度对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生活史性状的影响. 赵飞,韩巨才,马春森. 2015

[8]大豆孢囊线虫病消长因子浅析. 董晋明,范仁俊,李阿红. 1991

[9]牛体内卵形巴贝斯虫裂殖体阶段的形态观察. 白启,刘光远,周俊英. 1993

[10]环形泰勒虫TaSD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TaSDP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杨聪山,刘军龙,李有全,田占成,赵洪喜,刘娟,刘爱红,任巧云,牛庆丽,杨吉飞,谢俊仁,罗金,陈泽,张林,刘志杰,刘光远,殷宏,关贵全,罗建勋. 2015

[11]羊泰勒虫(Theileriasp)裂殖体观察. 殷宏,刘光远,罗建勋,关贵全,马米玲,JabbarAhmed,白启. 2004

[12]卵形巴贝斯虫在长角血蜱饱血雌虫及其卵内的发育形态观察. 白启,刘光远,韩根凤. 1996

[13]沙咪珠利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超微结构的影响. 刘利利,费陈忠,薛飞群,张可煜,张丽芳,王霄旸,王米,郑文丽,肖隧. 2015

[14]尤氏泰勒虫少量表达序列标签分析和编码潜在抗原基因家族的鉴定. 刘志杰,党志胜,罗建勋,殷宏,JabbarS.Ahmed,UlrikeSeitzer. 2009

[15]浓核病毒感染早期家蚕血液、中肠蛋白表达差异比较分析. 裘智勇,赵巧玲,李木旺,沈兴家,郭锡杰. 2011

[16]转双价基因抗虫杨抑制美国白蛾的作用机理研究. 杨利艳,孙毅,崔贵梅. 2008

[17]家蚕5龄幼虫中肠磷酸酶活性分析. 唐芬芬. 2019

[18]取食转Bt基因水稻对稻纵卷叶螟幼虫中肠的组织病理学效应. 叶恭银,吴琼,彭予发,陈学新. 2007

[19]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感染BtHBF-1菌株后的病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王容燕,杜立新,曹伟平,张海剑,王金耀,冯书亮,张杰,宋福平. 2008

[20]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相关基因Arylphorin的克隆与鉴定. 高坤,邓祥元,吴萍,覃光星,侯成香,钱荷英,耿涛,郭锡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