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在滇龙胆干燥方法选择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米丽菊

作者: 米丽菊;张霁;赵艳丽;王元忠;李富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滇龙胆;干燥方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图检索;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期刊名称: 时珍国医国药

ISSN: 1008-0805

年卷期: 2015 年 11 期

页码: 2656-26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滇龙胆的最佳干燥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晒干(GZCK)、发汗干燥(FZ)、45℃烘箱干燥(HZ45)、微波干燥(WZ)及室内阴干(YG)5种干燥方法处理的45份滇龙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试验的匹配值在99.33~99.90之间,RSD≤0.01%,表明该法稳定可靠。谱峰比较发现,晒干处理样品在龙胆苦苷的两个主要特征吸收峰1 611和1 075 cm-1附近吸光度值比其它干燥处理的高,表明晒干有利于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保留。原始光谱经自动平滑+自动基线校正+Norris平滑(5∶5)+二阶求导预处理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果显示同一干燥处理的样品相对聚集,判别效果较好。谱图检索显示相同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匹配正确率为93.3%,表明该法用于分析不同干燥方法的滇龙胆样品效果较理想。结论晒干是滇龙胆的最佳干燥方法。该法可直观有效地评价中药干燥方法的优劣。

分类号: R283

  • 相关文献

[1]红外光谱技术在滇龙胆栽培方式选择上的应用. 米丽菊,张霁,左智天,王元忠,李富生. 2017

[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滇龙胆组织培养的研究. 米丽菊,张霁,杨天梅,金航,王元忠,李富生. 2016

[3]不同采收期滇龙胆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申云霞,赵艳丽,张霁,金航,王元忠. 2016

[4]基于红外光谱法的云南重楼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吴喆,王元忠,张霁,杨绍兵,张金渝,徐福荣. 2017

[5]利用FTIR和化学计量学对牛肝菌亲缘关系的研究. 姚森,张霁,李杰庆,王元忠,刘鸿高. 2017

[6]林药复合种植滇龙胆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申云霞,赵艳丽,张霁,金航,王元忠. 2016

[7]基于数据融合和多指标定量对滇龙胆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 王琴琴,沈涛,左智天,黄衡宇,王元忠. 2018

[8]滇龙胆不同炮制品的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别. 申云霞,赵艳丽,张霁,王元忠,张庆芝. 2016

[9]傅里叶红外光谱对野生及栽培滇龙胆不同部位的研究. 申云霞,赵艳丽,张霁,左智天,王元忠,张庆芝. 2016

[10]FTIR对滇龙胆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快速预测研究. 裴艺菲,沈涛,左智天,张庆芝,王元忠. 2019

[11]基于NIR和PLS-DA法的东北大米产地快速溯源方法研究. 高彤,吴静珠,林珑,刘志,刘翠玲,于重重. 2019

[12]山东茶叶轻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特征与产地识别化学计量学分析. 聂晶,张永志,赵明,邵圣枝,刘志,王钫,袁玉伟,Karyne M.Rogers. 2019

[13]电子舌在工夫红茶甜纯滋味特征评价中的应用. 姚月凤,王家勤,滑金杰,许琦,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董春旺,李佳. 2019

[14]基于低空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水稻倒伏监测研究. 田明璐,班松涛,袁涛,籍延宝,马超,李琳一. 2018

[15]基于ATR-THz波谱的劣变花生快速无损鉴别研究. 王冬,王纪华,吴静珠,刘龙海,韩平,张鹤冬. 2018

[16]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紫外指纹图谱鉴别分析. 邓星燕,张霁,王元忠,李明,李干鹏. 2014

[17]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8个产区香椿挥发性成分差异. 张乐,张雅,史冠莹,赵丽丽,蒋鹏飞,王旭增,王赵改. 2022

[18]不同品种红花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黄亚威,周慧娟,刘旭云,王沛琦,胡尊红,杨谨,胡学礼. 2023

[19]基于多酚类物质差异性判别普洱生茶的贮藏年限. 林昕,王丽,陈兴莲,邵金良,兰珊珊,魏茂琼,沙林杰,刘宏程. 2021

[20]利用在线近红外光谱鉴别雌雄蚕蛹的方法. 颜辉,梁梦醒,郭成,张业顺,张国政.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