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叶段喷雾法建立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基线及其监测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毕秋艳

作者: 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三唑酮;敏感基线;离体叶段喷雾法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9 期

页码: 1287-12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离体叶段喷雾法监测标准,采用该方法测定了2013年采自河南、河北省部分麦区的101个小麦白粉病菌野生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的EC50范围为0.239 8~7.558 5μg·mL-1,平均为3.561 2±1.881 3μg·mL-1;其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可作为喷雾防治时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

分类号: S435.121.46

  • 相关文献

[1]2008年我国主要麦区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和喹氧灵的敏感性监测. 张荣,段霞瑜,周益林. 2010

[2]2007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 赵文娟,周益林,段霞瑜,张莹,丁克坚. 2008

[3]2012年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及其与毒性的关系. 范洁茹,周益林,邹亚飞,段霞瑜. 2015

[4]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 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赵建江. 2017

[5]2002年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及苯氧菌酯敏感基线的建立. 周益林,段霞瑜,刘学敏. 2005

[6]小麦白粉病菌闭囊壳萌发及其对三唑酮敏感基线的建立. 袁善奎,马严明,周明国. 2001

[7]小麦白粉菌ADP/ATP载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王俊美,徐飞,宋玉立,李亚红,韩自行,李丽娟,张姣姣. 2018

[8]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 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韩龙萍,范洁茹,王保通,周益林. 2018

[9]2013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及其与毒性的关系. 范洁茹,周益林,邹亚飞,段霞瑜. 2016

[10]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英文). 李映霞,余冬冬,喻大召,杨立军,郭佳佳,黄俊斌. 2010

[11]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李映霞,余冬冬,喻大召,杨立军,郭佳佳. 2010

[12]小麦根部内生细菌ZY-1对小麦白粉菌的抑菌活性及拮抗机理. 龚双军,向礼波,薛敏峰,张学江,史文琦,曾凡松,汪华,杨立军,喻大昭. 2016

[13]河南省西部山区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曹丽华,段霞瑜,周益林,宋玉立,何文兰. 2010

[14]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向礼波,袁斌,薛敏峰,史文琦,曾凡松,杨立军,龚双军. 2023

[15]50个小麦生产及后备品种(系)的抗白粉病基因推导. 刘伟,徐志,范洁茹,彭云良,周益林. 2017

[16]河南省小麦白粉菌AFL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初探. 段霞瑜,曹丽华,周益林. 2009

[17]小麦白粉病菌对温度不同敏感性菌株的寄生适合度研究. 丁克坚,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 2012

[18]2009—2010年河南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曹丽华,周益林,宋玉立,何文兰,段霞瑜,杨共强. 2012

[19]河南省小麦白粉菌生理专化的研究. 王锡锋,何家泌,薛保国. 1988

[20]小麦TaMlo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孙燕飞,李延生,夏宁,张岗,王俊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