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凤泉
作者: 于凤泉;孙富余;李志强;刘培斌;田春晖;高松;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水象甲;绿僵菌;菌剂;Beauveria;水稻栽培;田间防治;幼虫高峰期;综述报道;微生物防治;分孽
期刊名称: 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3 年
页码: 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继YoshizawaEiji(1992)综述报道了利用绿僵菌greenmuscardinefungusMetarhiziumsp.和白僵菌whitemuscardinefungusBeauveriasp.对稻水象甲ricewaterweevilLissorhoptrusoryzophilus进行微生物防治后,柴一秋、陈祝安等(2000)连续报道了金龟绿僵菌M.anisopliae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和田间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绿僵菌致病病理学研究热点.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 2006
[2]不同生物药剂对稻水象甲的毒力、拒食活性及防效分析. 王小武,丁新华,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何江,付文君,郭文超. 2017
[3]绿僵菌蝗虫菌株蛋白酶Pr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农向群,张泽华,高松,苏红田. 2003
[4]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5]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于凤泉,田春晖,李志强,孙富余,纪明山. 2008
[6]水培条件下氮浓度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分蘖发生的影响研究.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徐志福,方樟法. 1997
[7]再论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王世耆同志商榷. 邓根云,郑大玮. 1977
[8]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邓根云,郑大玮. 1975
[9]白僵菌地面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应用研究. 姜元振,朴春树,张树丰,武素琴. 1991
[10]一株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微小牛蜱的致病力研究. 任巧云,关贵全,李有全,马米玲,刘爱红,刘军龙,牛庆丽,罗建勋,殷宏. 2009
[11]昆虫微孢子虫病的自然流行和人工流行. . 1991
[12]一株玫烟色虫草对草地贪夜蛾的致病性研究. 雷妍圆,吕利华,王裕华,王德森. 2020
[13]虫生真菌抗逆的生化分子基础及利用. 王定锋,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2010
[14]桃树流胶病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杨玉,徐海. 2018
[15]中国油菜菌核病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王伟. 2024
[16]海水倒灌农田水稻栽培技术示范小结. 符策强,陈健晓,孟卫东,张冬明. 2017
[17]我国单一作物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建设. 徐亲阳. 2003
[18]我国水稻栽培现状、高产栽培技术及展望. . 2014
[19]水稻水作与旱作条件下土壤和植物磷素有效性的研究. 尹金来,周春霖,沈其荣,洪立洲,王凯,王茂文,丁金海. 2002
[20]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低耗抗逆稳产栽培技术体系——Ⅰ.川东南平丘区冬水田杂交中稻高产低耗栽培技术数学模型. 方文,江世华. 198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金龟子绿僵菌fluG基因的敲除及对产孢的影响
作者:王苗苗;王广君;农向群;蔡霓;刘蓉;宋红岩;涂雄兵;张泽华
关键词:基因敲除;fluG基因;产孢调控;同源重组;昆虫病原真菌
-
生物农药白僵菌杀虫剂的研发进展
作者:农向群;王广君;王以燕;李梅;袁善奎;冯士骞;涂雄兵;张泽华
关键词:真菌杀虫剂;白僵菌鉴定;菌种选育;规模化培养;真菌农药制剂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金龟子绿僵菌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对苜蓿抗蚜性的诱导作用
作者:刘蓉;蔡霓;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冯士骞;张泽华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抗虫性;紫花苜蓿;苜蓿斑蚜
-
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作者:邵小东;高松;马石全;刘帅;陈栋;梅雨婷;施旭;李祯寿;张铁怀;郭建;陈天恩;张驰;陈洋;许祥奇;杨威;陈峰
关键词:一站式服务;移动互联网;烟农服务;数字化服务体系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烟草农业发展探究
作者:施旭;高松;刘帅;马石全;黄坤;潘元宏;郭建;宋文峰;张铁怀;官群荣;肖长东;吴锦慧;龙宝安;普恩平;史晓慧;吴思
关键词:智慧烟草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进展;制约因素;发展建议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