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赤霉病抗性QTL的定位与效应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首航

作者: 郑首航;何员江;陶军;张华;吴舸;邹凤亮;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闫海生;贾海燕;任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DH群体;赤霉病;QTL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570-5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抗填料霉病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遗传基础,利用感赤霉病品种绵麦96-5及其构建的含有196个株系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 DH)群体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四川绵阳对赤霉病严重度进行调查,并利用55K DArT基因芯片技术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遗传图谱覆盖小麦全基因组,图谱全长15 195.8 cM,平均图距10.6 cM。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3个抗赤霉病QTL(QTL-FHB.GX-2B、QTL-FHB.GX-5B和QTL-FHB.GX-7A),分布在2B、5B和7A染色体上,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于抗病亲本贵协3号,可解释1.2%~1.5%的表型变异,说明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是多个微效基因/QTLs的累加效应。

分类号: S435.121.45

  • 相关文献

[1]小麦DH群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蔡岳,梁增浩. 2013

[2]小麦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周晓果,景蕊莲,昌小平,张正斌. 2005

[3]小麦结实小穗数QTL分析. 马昊翔,董凡凡,梁增浩,王曙光,王绘艳,景蕊莲,孙黛珍. 2014

[4]小麦“N553×扬麦13”RIL群体小穗密度、株高及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孙阳阳,张勇,胡文静,陈树林,刘健,李东升,程凯,程婧晔,程晓明,程顺和. 2017

[5]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的抗性QTL定位.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6

[6]偃展1号×内乡188群体抗小麦赤霉病QTL分析. 吕超,姚琴,宋彦霞,周荣华,许如根,贾继增. 2014

[7]小麦品种扬麦16赤霉病抗扩展QTL定位及分析. 胡文静,张勇,陆成彬,王凤菊,刘金栋,蒋正宁,王金平,朱展望,徐小婷,郝元峰,何中虎,高德荣. 2020

[8]宁麦9号及其衍生品种的赤霉病抗性分析及抗性溯源. 张旭,姜朋,叶人元,吴磊,张瑜,马鸿翔. 2017

[9]小麦抗纹枯病和赤霉病QTL定位研究. 任丽娟,张旭,周淼平,陆维忠,马鸿翔. 2007

[10]小麦与赤霉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林凡云,陆琼娴,杨慧勇,徐剑宏,祭芳,史建荣. 2007

[11]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任丽娟,张旭,Olga-E Scholten,黄益洪,马鸿翔,陆维忠. 2004

[12]水稻再生能力和头季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谭震波,沈利爽,陆朝福,陈英,朱立煌,周开达,袁祚廉. 1997

[13]水稻籼粳交DH群体耐热性的QTLs定位. 曹立勇,朱军,赵松涛,何立斌,颜启传. 2002

[14]水稻稻瘟病抗性QTL的定位分析. 杨小林,戚华雄,殷得所,曾凡松,张舒,喻大昭. 2012

[15]水稻DH群体苗期耐低氮能力QTL定位分析. 郑修文,张文会,赵志超,陈修来,张博. 2010

[16]利用QTL定位分析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 徐吉臣,王久林,凌忠专,朱立煌. 2004

[17]两个水稻DH群体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 程海涛,姜华,颜美仙,董国军,钱前,郭龙彪. 2008

[18]普通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TL分析. 黄清华,景蕊莲,吴新元,曹连莆,昌小平,张新忠,黄天荣. 2008

[19]应用DH群体进行白菜叶片数和单株重的QTL定位与分析. 杨旭,余阳俊,张凤兰,赵岫云,张德双,徐家炳. 2008

[20]六棱大麦抗赤霉病QTL的定位(英文). 张立异,陈天青,MARCHAND S,BELZILE F,张爱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