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洪君

作者: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半干旱区;行距;增密;冠层结构;产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75-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构建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以玉米不同行距配置为基础,研究乳熟期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情况,分析不同行距配置对冠层结构及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群体消光系数达到显著相关,且为负相关。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宽窄行行距70-30 cm和宽窄行行距80-30 cm配置下玉米群体对光能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且有效提高玉米群体产量,增产分别达到8.06%和22.8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影响. 赵海新,杨丽敏,陈书强,姜树坤,黄晓群,单莉莉,潘国君. 2011

[2]吉林省西部不同行距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关系. 王洪君,王雪,王楠,栾天浩,梁晓葵,陈宝玉,卢景忠. 2017

[3]贵州玉米机械化生产行距研究. 赵晓燕,王竹,徐如宏,任洪. 2012

[4]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韦德斌,钟维,向英,黄俊. 2015

[5]不同行距与播期对晚播玉米的影响研究. 连培红,张文忠,芦明,王慧慧,申海斌. 2016

[6]不同时期化控对密植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徐彤,吕艳杰,邵玺文,耿艳秋,王永军. 2023

[7]玉米冠层结构的自动调节与补偿机制研究. 张丽华,赵洪祥,谭国波,方向前,孟祥盟,闫伟平,边少锋. 2008

[8]大垄双行疏密种植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牛世伟,安景文,刘慧屿,何志刚,蔡广兴,叶鑫,张鑫,董环,隋世江. 2014

[9]干旱-复水对不同玉米品种冠层结构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郭子锋,龚道枝,梅旭荣,郝卫平,栗雨勤,柳斌辉. 2011

[10]深松与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于吉琳,齐华,张振平,张卫建,刘明,刘颖,唐建华,林志强. 2013

[11]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张玉龙,郑家明,刘洋. 2011

[12]旱地玉米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 2009

[13]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施磷管理对玉米生长与产量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李前,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王蒙,徐晨,刘志全,王立春. 2019

[14]半干旱区耐密稳产玉米品种的评价及筛选. 闫伟平,边少锋,张丽华,谭国波,赵洪祥,孟祥盟,孙宁. 2019

[15]吉林西部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兴吉,刘松涛,程松,张畅,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任军,刘卓,蔡红光. 2022

[16]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一次性机械化施肥研究(英文). 闫伟平,边少锋,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孟祥盟,孙宁. 2018

[17]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王俊河. 2016

[18]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LIU Hui-tao,高玉山,DOU Jin-gang,毕业莉,HE Yu-ping. 2008

[19]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徐莹莹,杨慧莹,王晨,王宇先,徐婷. 2021

[20]半干旱区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水温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闫伟平,孙宁,谭国波,于江,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