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纯黄籽油菜新品系YR 5602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瑞茂

作者: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复合杂交;黄籽频率;黄籽度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4 期

页码: 87-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甘白远缘杂交和复合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7年8代选育,于2004年育成了甘蓝型纯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系YR 5602,其芥酸含量为1.18%~1.66%,硫甙28.8~38.3μmol/g,含油量43.8%~45.2%,种子蛋白质23.3%~24.6%;群体黄籽株率达100%,黄籽频率达100%,黄籽度高达1.94~2.0,除种脐颜色稍深外,种皮全部为淡黄色且无斑点,不论是自交种或是天然种,其黄籽性状均表现极为稳定。已有两个甘蓝型油菜纯黄籽双低组合进入贵州省预备试验。至目前为止,象这样稳定的纯黄籽甘蓝型油菜双低高油分材料极为少见,是1份极为珍贵的重要种质资源,对甘蓝型油菜黄籽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 2011

[2]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7274 AB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2008

[3]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4]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6号'的选育. 孙华,黄萌,张建栋,陈培峰,许才康. 2014

[5]高产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25'的选育. 王伟荣,蒋美艳,顾永平,顾春军,杨立勇,李延莉,周熙荣,张俊英,孙超才. 2016

[6]高产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039的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陈旭,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2

[7]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2010

[8]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 何丹,徐跃进,李正丽,汪祖程. 2009

[9]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远缘杂交. 赵洪朝,杜德志,刘青元,张梅妞,余青兰. 2003

[10]甘蓝型油菜与红菜薹的杂种及其后代遗传变异分析. 李亭亭,徐跃进,万正杰,张艳. 2011

[11]甘白杂交创制早熟油菜新种质的研究. 王学芳,田建华,张耀文,张彦锋,李殿荣. 2017

[12]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熊任香,涂伟凤,涂玉琴,汤洁,戴兴临. 2011

[13]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赵彩霞,唐琳,袁玉婷,王晋雄,李施蒙. 2018

[14]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 李莓,王同华,惠荣奎,涂金星,傅廷栋. 2012

[15]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其硼效应研究. 汤洁,张弢,宋来强,熊任香,邹晓芬,张建模,戴兴临. 2007

[16]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英文). 李莓,王同华,惠荣奎,涂金星,傅廷栋. 2013

[17]胚珠培养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江建霞,李延莉,蒋美艳,张俊英,张秋丽,孙超才,周熙荣,杨立勇. 2019

[18]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新品系的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研究. 汤洁,戴兴临,张弢,宋来强,邹晓芬,张建模,贺芳. 2008

[19]萝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形成新种质的研究与探讨. 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韩配配,陈志爱. 2023

[20]大白菜与甘蓝型油菜、甘蓝远缘杂交试验. 钟新民,吕建华.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