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虫酰胺慢性暴露对斑马鱼神经行为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丽

作者: 刘红丽;张燕宁;毛连纲;朱丽珍;刘新刚;蒋红云;张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氟啶虫酰胺;斑马鱼;神经行为毒性;焦虑样行为;学习记忆行为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362-3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高选择性杀虫剂,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好的神经毒性和快速拒食活性,是目前唯一被报道的作用于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的杀虫剂。为了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氟啶虫酰胺,开展氟啶虫酰胺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相关浓度氟啶虫酰胺慢性暴露21 d对斑马鱼的神经行为毒性。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浓度为1、10和100 μg·L-1时,氟啶虫酰胺慢性暴露对被试斑马鱼成鱼焦虑样行为以及学习、记忆行为造成一定影响;被试斑马鱼多巴胺和皮质醇的含量有一定的增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神经行为相关基因线粒体外膜蛋白2(mitoguardin 2,miga2)和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xdh)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改变(P<0.05);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 3个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因此,斑马鱼成鱼暴露于1、10和100 μg·L-1的氟啶虫酰胺21 d后,其行为出现异常,线粒体和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对氟啶虫酰胺对水生生物毒性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分类号: X171.5

  • 相关文献

[1]鱼类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进展. 王旭,闫有利. 2023

[2]氟啶虫酰胺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杨红福. 2016

[3]氟啶虫酰胺防治苹果黄蚜药效试验. 刘秀春,范业宏,王宝申,艾玉廷. 2008

[4]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树桃蚜田间防效研究. 高德良,宋化稳,刘钰,庄治国,胡尊纪,庄占兴. 2021

[5]氟啶·啶虫脒对花椒蚜虫生物活性配比筛选及防效. 高新菊,张蒙萌,王恒亮,邵欣欣,祖均怀. 2021

[6]增效剂与氟啶虫酰胺协同作用防治小麦穗蚜. 李茹,熊战之,张凯,倪向群. 2019

[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枣中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的残留量. 张爱娟,卞艳丽,狄春香,冯义志,马新刚,潘金菊,梁林. 2021

[8]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防治甘蓝蚜虫药效试验. 骆海波,望勇,王攀,司升云,周程爱,谭放军,杨帆. 2020

[9]5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于乐祥,刘敬民,狄凤娟,李磊,吴培. 2022

[10]25%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纳米乳液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单永潘,闫晓会,马亚杰,王丹,宋贤鹏,张银宝,刘军,马小艳,马艳. 2024

[11]草莓蚜虫防治用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 吴声敢,徐吉洋,饶惠仙,柳新菊,安雪花,吕露,关文碧,赵学平. 2017

[12]氟啶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在猕猴桃园中的降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乔成奎,庄明,田发军,王彩霞,庞涛,陈如霞,李晓光,成昕,谢汉忠. 2024

[13]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桃蚜药效试验. 郭盼盼,张伟,孙瑞红,姜莉莉,崔凤云. 2021

[14]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Nrf2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毅,李丽,程磊,吴琼,李炳生. 2018

[15]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16]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曾兆华,林涛,林岭虹,方慧玲,朱珍珍,杨广,游泳. 2019

[17]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吴迟,刘新刚,何明远,董丰收,徐军,吴小虎,郑永权. 2017

[18]咪鲜胺和多菌灵对斑马鱼联合毒性效应. 李健,吴声敢,赵慧宇,杨桂玲. 2019

[19]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对斑马鱼心脏环化的影响. 刘兰,谭宇亭,张攀,廖芸茜,徐颖. 2017

[20]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对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影响. 陈华,张丽娟,李素一,柯翎,陈叙,林晨韬.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