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荷琴

作者: 朱荷琴;宋晓轩;简桂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生理机制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4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19-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4种不同的温度下对31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及落叶型菌株V991进行PDA平面培养,81.3%的强致病力类型菌株表现为菌丝型,落叶型菌株均为菌丝型,80.00%的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中间型,弱致病力类型菌株均为菌核型。20~25℃有利于病原菌产生菌核,30℃的较高温度明显抑制菌核的形成。各菌株在25℃条件下菌落生长最快,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最高;30℃的较高温度下,强致病力类型菌株的菌落直径、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均显著大于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类型,且落叶型菌株高于非落叶型菌株。

分类号: S435.621

  • 相关文献

[1]温度胁迫对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朱荷琴,宋晓轩,简桂良. 2003

[2]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研究.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刘海洋,玛依拉·吐拉普,杨森. 2010

[3]我国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ISSR指纹分析. 朱荷琴,冯自力,尹志新,李志芳,赵丽红,师勇强,杨家荣. 2012

[4]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研究. 袁媛,冯自力,李志芳,赵丽红,师勇强,魏锋,冯鸿杰,朱荷琴. 2018

[5]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 林玲,张爱香,陈志石,顾本康,王跃. 2005

[6]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贲海燕,曲红云,高苇,张军民,张雪岩,李宝聚,柴阿丽. 2019

[7]棉田黄萎病菌基因型初步研究. 邹亚飞,朱荷琴,马存. 2002

[8]四种棉花黄萎病毒素制备方法的比较. 马春红,范尉尉,董文琦,刘子会,贾银锁. 2007

[9]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分化研究. 杨凤祥,桑茜,马奇祥,李洪连,汪敏. 2009

[10]大丽轮枝菌粗毒素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学测定方法上的研究. 范尉尉,陈霞,马春红,李广敏,张香云,耿军义. 2006

[11]棉花根部损伤程度对感染黄萎病菌后体内抗性酶的影响. 范尉尉,马春红,董文琦,李运朝,刘子会,贾银锁,耿军义,张香云. 2006

[12]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定量检测. 罗舒文,刘龙,刘政,任毓忠,李国英. 2018

[13]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研究. 王波,文学. 1993

[14]棉花黄萎病菌致害棉株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石磊岩. 2000

[15]江苏棉田中黄萎病菌微菌核的检测. 林玲,章如意,张昕,邓晟. 2016

[16]安徽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性状与致病性分析. 於春,李淑英,刘方志,朱加保,程福如. 2015

[17]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分析. 朱荷琴,冯自力,李志芳,尹志新,赵丽红,师勇强,李彩红. 2012

[18]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研究进展. 殷剑美,宋振云,狄佳春,许乃银,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 2007

[19]棉花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 赵凤轩,戴小枫. 2009

[20]棉花黄萎病菌安阳菌系致病类型变异研究. 宋晓轩,孙君灵,苗子胜.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