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诺沙星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志强

作者: 常志强;李东利;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恩诺沙星;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药物残留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16-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比较了在20℃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Enrofloxacin)在3种主要养殖鲆鲽鱼[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选择体重为300–400 g的健康2龄大菱鲆、牙鲆和半滑舌鳎,以10 mg/kg的剂量连续3 d通过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恩诺沙星后,于1、3、6、10、15、20、25、30、35、40 d采集血浆、肝、鳃、肌肉和肾组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和各组织中的恩诺沙星浓度,拟合恩诺沙星在3种鲆鲽鱼体内的消除曲线,计算消除半衰期。结果显示,3种鲆鲽鱼的组织中,恩诺沙星在肾中残留浓度最高,其消除速度依次为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75、6.54、7.37 d;恩诺沙星在大菱鲆、牙鲆和半滑舌鳎血浆中的消除比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慢;综合比较恩诺沙星在3种鲆鲽鱼血浆和大多数组织中的消除规律,均呈现出牙鲆体内消除最快,大菱鲆次之,半滑舌鳎最慢的趋势。依据我国无公害水产品中恩诺沙星最高残留限量为50μg/kg的标准,建议在20℃水温条件下使用恩诺沙星防治鲆鲽鱼细菌性疾病时的休药期为:大菱鲆44 d、牙鲆33 d、半滑舌鳎47 d以上。

分类号: S948

  • 相关文献

[1]3种主养鲆鲽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比较研究. 梁萌青,雷霁霖,吴新颖,常青,郑珂珂. 2010

[2]模拟养殖系统药饵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水体和底泥中代谢与分布. 凌海,缪天音,王元,向阳,胡鲲,房文红. 2023

[3]蛋鸡开产前给药后所产鸡蛋中恩诺沙星的残留代谢规律. 张莉,董一帆,袁丽娟,向建军,廖且根,邱素艳,张大文. 2025

[4]HPLC法测定牙鲆肌肉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 王洪艳,李兆新,林洪,冷凯良,耿霞,翟毓秀. 2007

[5]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牙鲆体内代谢消除规律. 王洪艳,李兆新,邢丽红,唐锡招. 2014

[6]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曲晓荣,王印庚,李胜忠,李兆新,张正,陈霞. 2007

[7]恩诺沙星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李娜,李健,王群. 2009

[8]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梁俊平,李健,张喆,王群,刘德月,王吉桥. 2010

[9]牙鲆和半滑舌鳎5S rDNA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鲽形目5种鱼类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谢明树,孙冰,张博,邵长伟,王启龙,王磊,陈松林. 2012

[10]3种鲆鲽鱼精子和卵子表面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张世奎,刘海金,李忠红,张晓燕,王玉芬. 2010

[11]大菱鲆、褐牙鲆和半滑舌鳎的血液生化指标特征. 常志强,李金宝,李健,李兆新. 2013

[12]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对"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了解. 赵书广. 2008

[13]浅谈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现状及建议. 李强,宋怿,刘欢,马兵. 2014

[14]和美酵素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金霉素组织残留的影响. 王春林,朴香淑,李德发,龚利敏. 2003

[15]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控制. 郭保民. 2003

[16]β-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及其组织中药残的影响. 王春林,陈有荃. 2005

[17]中草药在禽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 潘淑惠,文正常. 2014

[18]环丙氨嗪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邢云瑞,姚静静,王方雨,孙亚宁,邓瑞广,胡骁飞. 2017

[19]水产品与水产饲料中药物残留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潘葳,罗钦,刘文静,林虬,涂杰峰. 2011

[20]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实验的技术关键点. 黄冬梅,刘欢,李晋成,蔡友琼.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