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萎凋温度和时间对夏季白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睿
作者: 常睿;罗红玉;张丽;李欢欢;王奕;陈善敏;钟应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萎凋温度;萎凋时间;夏季白茶;品质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07 期
页码: 2060-20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萎凋温度和时间对夏季白茶品质的影响,明确白茶品质转化关键时间点,为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白茶生产加工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1芽1叶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Lab颜色模型、电子舌和感官审评等方法,在(65±5)%的控湿条件下研究不同萎凋温度(18、23和28℃)和不同萎凋时间(0、8、16、24、32、40和48h)对白茶在制品色泽及成品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和滋味属性等方面的影响,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夏季白茶的最佳萎凋温度和时间.[结果]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白茶在制品的含水量、色彩饱和度和色调彩度逐渐降低,颜色不断变暗、变黄,不同温度萎凋下色泽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为23℃>28℃>18℃;成茶的感官审评综合得分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18、23和28℃下的最佳萎凋时间分别为40、32和32 h,夏季白茶最适萎凋温度为23℃,有利于花香形成;茶多酚、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和表儿茶素含量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咖啡碱、没食子酸和没食子儿茶素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茶汤的咸味和酸味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低温(18℃)萎凋白茶品质与其他2个萎凋温度的白茶差异明显,其品质转化最慢,转化始于萎凋16h时,萎凋40h时差异明显;23℃萎凋至24h时差异明显,28℃萎凋至32h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63%,第一主成分主要综合色泽、外形和苦涩味物质信息,感官审评总分、叶底得分、香气得分、涩味和咸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率较大,第四主成分主要综合甜味物质信息.[结论]在(65±5)%的控湿条件下,综合夏季白茶在制品色泽及成品茶的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和滋味属性,明确其品质转化关键节点、最佳萎凋温度(23℃)、最佳萎凋时间(18℃40h,23℃32h,28℃32h),该研究结果可用于调控夏季白茶品质风味.
分类号: S571.109.2
- 相关文献
[1]萎凋温度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林清霞,项丽慧,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9
[2]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2019
[3]认识基本生化规律;提高红碎茶品质. 程启坤. 1980
[4]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5]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6]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7]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8]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9]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0]首乌散对养殖草鱼品质影响的研究. 欧志明,武平,王广军. 2009
[11]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12]晚糯稻突变体新品种浙糯36的选育研究. 鲍根良,左晓旭,丰作成,陆文武,张小明,叶胜海,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4
[13]不同纸袋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蔡忠民,李连国,李俊才. 2009
[14]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15]MAP贮藏对甜樱桃品质的影响. 郝树池,王岩,吕仁强,郝义,徐凌,韩英群,张铁华. 2007
[16]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17]6个品种苹果果实贮藏前后品质分析. 和阳,杨巍,王柏松,吕春晶. 2014
[18]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吴文革,陈烨,李杰,郭振华,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09
[19]双低甘蓝型油菜淮宁2号的选育. 刘葛山,赵祥祥,严卫古,孙华光,钱敏珍. 1999
[20]NaCl胁迫和采摘期对枸杞幼苗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朱小梅,洪立洲,刘兴华,王茂文,丁海荣,刘冲,赵宝泉,邢锦城,董静.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主销区县域粮食生产托管发展调研与思考
作者:方伟;李欢欢;林漫婷
关键词:粮食;主销区;水稻;托管;东源县
-
糟辣椒制作工艺研究
作者:刘芬;郭会会;张洪礼;张丽;李正丽
关键词:糟辣椒;制作工艺;乳酸菌;发酵;感官品质;综合评分
-
小麦WRKY转录因子TaWRKY72B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作者:张丽;甘露;卢振华;曹高燚;邱丽娜;丁博;谢晓东;秦志列;王俊斌
关键词:小麦;WRKY转录因子;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表达分析
-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作者:杨娟;袁林颖;王杰;王廷华;吴全;徐泽;钟应富
关键词:针形绿茶;主成分分析;滋味物质贡献度;滋味特性
-
马铃薯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基因StCWIN1启动子克隆与表达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分析
作者:张玉;杨文静;刘璇;聂峰杰;张丽;石磊;张国辉;郭志乾;巩檑
关键词:马铃薯;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启动子;GUS活性;干旱胁迫;表达分析
-
马铃薯W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离体再生和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张玉;石磊;巩檑;聂峰杰;杨江伟;刘璇;杨文静;张国辉;颉瑞霞;张丽
关键词:马铃薯;WOX基因家族;愈伤组织;基因表达
-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大豆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闫春娟;王昌陵;孙旭刚;张立军;曹永强;李盛有;董丽杰;张丽;陈艳秋;王文斌
关键词:水分胁迫;大豆;干旱敏感型;抗旱品种;根系特性;分配比例;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