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病害识别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铖
作者: 郑铖;董伟;高海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病害;卷积神经网络;病害识别;识别精度
期刊名称: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87-94
摘要: 目的:针对现有玉米病害种类繁多、识别方法耗时耗力等问题,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Corn_Modle新型玉米病害自主识别模型。方法:构建含有6种玉米病害种类的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数据增强和预处理;将新建模型在训练集上进行训练,利用测试集对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Corn_Modle模型的准确率为96.85%,参与对比的AlexNet、LeNet-5、ResNet50、MobileNet等4种经典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3.98%、77.06%、63.44%和87.25%,在准确率、精准度、召回率等评价指标上优于对比模型。结论:新构建的Corn_Modle模型在准确率、鲁棒性和稳定性方面比传统的经典模型表现更好,可为玉米等农作物病害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5.131%TP391.41%TP18
-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病害高效识别模型. 王营瑛,郑铖,董伟,高海涛. 2023
[2]一种马铃薯病害神经网络识别方法. 刘飞,董伟,高海涛. 2022
[3]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病害识别. 雷波,曹艳,唐江云,胡亮. 2018
[4]面向植物病害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精简结构Distilled-MobileNet模型. 邱文杰,叶进,胡亮青,杨娟,李其利,莫贱友,易万茂. 2021
[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家蚕病害识别研究. 石洪康,肖文福,黄亮,胡丛武,胡光荣,张剑飞. 2022
[6]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作物病害识别研究进展. 麻剑钧,刘晓慈,金龙新,熊伟,易森林,封春芳,刘阳,夏先亮. 2023
[7]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水稻产地识别研究. 宋少忠,符少燕,刘园园,齐春艳,李景鹏,高勋. 2024
[8]基于样本与识别算法差异的耕地地块遥感识别结果分析. 马瑜蔓,归晓谦,王淇锋,汪彩华,余强毅,吴文斌,陆苗,宋茜. 2024
[9]辽宁省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育种对策. 杨镇,姚峰,那桂秋,赵任飞. 2002
[10]桦甸市玉米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段元才,方向前,韩喜福,苏仕卫,李姝,乔志一,胡楠. 2015
[11]基于多叉树遍历算法的玉米病害检索诊断系统. 杨菲,周浩,贾曦,齐世军,刘治先,孙浩洋,孙琦,张成华. 2015
[12]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 李青青,郭满库,郭成,郭建国. 2014
[13]2007年吉林省玉米主要病害调查及其发生趋势预测. 苏前富,张伟,宋淑云,晋齐鸣,李红,张欣芳,隋晶. 2008
[14]玉米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李宝英. 2004
[15]基于U-Net的玉米叶部病斑分割算法. 刘永波,胡亮,曹艳,唐江云,雷波. 2021
[16]一种值得注意的玉米病害:弯孢菌叶斑病. 戴法超,高卫东,吴仁杰,金晓华. 1995
[17]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研究. 晋齐鸣,宋淑云,李红,苏前富,张伟,王立新,隋晶. 2007
[18]山西省玉米病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王富荣,石秀清,石银鹿. 2000
[19]玉米杂交种对多种病害抗性鉴定结果初报. 刘爱国,张成和,石洁. 2000
[20]71份新选育自交系对主要玉米病害的抗性分析. 贾娇,张伟,孟玲敏,苏前富,晋齐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丁豪;高海涛;毕香君;李升东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方式;耙压一体单粒匀播;光合特性;产量
-
基于多维间注意力机制的水稻病害识别模型
作者:王忠培;谢成军;董伟;管博伦
关键词:水稻病害;三维注意力;多维间关系;注意力机制;识别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稻病虫害监测平台研发
作者:管博伦;董伟;张立平;朱静波;孔娟娟;李闰枚;张萌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图像识别;监测;预警
-
适宜北纬32°地区"一种两收"栽培模式的中稻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张兴芳;张立平;董伟;管博伦;汪焱;樊浪生;杨前进
关键词: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模式;品种;性状;产量;北纬32°地区
-
简单三维注意力机制水稻病害识别模型
作者:王忠培;董伟;朱静波;谢成军
关键词:水稻病害;识别;三维注意力;注意力机制
-
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前进;张立平;董伟;管博伦;陈富昌;顾纪云;郭永生
关键词:早熟中稻;再生稻;一种两收;栽培模式;应用效果;北纬32°地区
-
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病害高效识别模型
作者:王营瑛;郑铖;董伟;高海涛
关键词:玉米病害;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改进;特征提取;识别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