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插秧机梯田间转移力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聪

作者: 陈聪;曹光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插秧机;田间转移;力学;农机化;技术模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3 期

页码: 397-3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深入分析了手扶插秧机在梯田间转移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其力学模型,并以PS-15、2ZS-4与SPW-68C等3种机型的技术参数为基础,得出插秧机适应耕地条件的规律。其中两行插秧机可不受限制自由转移,四行插秧机可爬最大坡度为33°,六行插秧机则为25°。由此得出了在相应田间高差内不同插秧机安全转移所需的田块宽度,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分类号: S223.91

  • 相关文献

[1]谷物联合收割机对山区耕地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陈聪,曹光乔. 2013

[2]二点委夜蛾不同世代成虫适宜生境调查及其在作物间的转移规律研究. 马继芳,徐璟琨,王维莲,林英杰,靳群英,董志平. 2014

[3]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微创软组织松解术后足底力学指标评价. 刘行,李明,刘星,罗聪,曹豫江,刘传康,瞿向阳,翁刘其,周海,郑超. 2020

[4]苎麻茎秆轴向压缩力学试验与分析. 沈成,陈巧敏,李显旺,张彬,黄继承,田昆鹏. 2016

[5]基于VC++的悬挂架动应力测试数据的处理研究. 刘志如,王春耀,王学农,陈发,刘跃. 2008

[6]分析聚乳酸/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力学及吸水性能. 张瑾,王丽伟,王川,卢碧芸,王伟. 2022

[7]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 Ⅱ .培矮 64S/E3 2与汕优 63茎秆抗倒力学差异. 马国辉. 2003

[8]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机具. 王福义,汤强. 2016

[9]辽宁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及对策. 马向阳. 2009

[10]杂交稻机插秧育秧播种密度与取秧面积耦合关系. 罗汉亚,李吉,袁钊和,何瑞银,马拯胞,张璐. 2009

[11]转向过程中插秧机车轮与水田土耦合分析. 赵吉坤,丁启朔,张文毅,余山山. 2018

[12]大苗插秧机对杂交晚稻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陈立才,祁兵,黄俊宝,欧阳淑珍,纪要,张文毅. 2021

[13]插秧机升降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扈凯,张文毅,余山山,纪要,祁兵. 2017

[14]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机具. 王盛春,张迪,王广成,田雨,安龙哲. 2022

[15]高梁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张福耀,平俊爱. 2012

[16]南方双季稻区小行距插秧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陈立才,黄芳,李艳大,舒时富,江向荣,贺捷,王水发,尹国庆. 2016

[17]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制约因素分析. 陆江林,张文毅,金诚谦. 2013

[18]电驱动水稻插秧机设计与参数优化. 张皓尘,汪春,李海亮,孙海天,董其昌,张欣悦,马国庆,王宏轩. 2023

[19]高速插秧机自动转向系统研制. 印祥,刘岗微,杨腾祥,金诚谦. 2019

[20]插秧机负载敏感液压转向系统设计与分析. 扈凯,张文毅.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