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对田菁翻压还田滩涂盐渍土碳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锦城

作者: 邢锦城;洪立洲;朱小梅;刘冲;董静;王建红;韩建均;张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用量;田菁;翻压还田;土壤理化性状;盐渍土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8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施氮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CK、SN1、SN2、SN3、SN4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0、90、135、180、225 kg/hm~2)绿肥田菁还田对土壤碳氮、pH、水溶性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N3处理下田菁生物量和碳、氮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1 882、3 756和101.5 kg/hm~2。作绿肥翻压还田后,则以SN2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分别为6.51 g/kg和0.637 g/kg。各施氮处理下,田菁翻压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低于CK处理。随田菁翻压量的增加,土壤pH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则随施氮水平和翻压量的增加而上升,但较种植前明显降低。不同施氮处理田菁翻压后,土壤中具有一定有机降解功能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等细菌类群占据主导地位,且相对丰度随田菁翻压量的增加呈一定变化趋势,但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土壤门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与土壤碳氮含量、pH和水溶性盐总量等指标均呈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蓝菌门、绿弯菌门和迷踪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相关性较显著。综上所述,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可显著提升滩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不同施氮水平下生长的田菁翻压还田后,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均较种植前显著降低,主要优势菌群均有利于绿肥降解与土壤培肥,改善滩涂土壤微生态环境。

分类号: S156.4

  • 相关文献

[1]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朱小梅,王甫同,邢锦城,王建红,刘冲,赵宝泉,温祝桂,董静,贺亭亭,洪立洲. 2021

[2]田菁在盐胁迫环境中的生理响应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贺亭亭,刘冲,朱小梅,董静,王凯,洪立洲,邢锦城. 2021

[3]蚯蚓粪与椰糠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 邓晓,武春媛,吴永梅,李怡,吴东明,谭华东,李勤奋. 2021

[4]2种还田模式下小麦秸秆腐解菌剂应用效果研究. 刘海静,任萍. 2013

[5]2种沿海滩涂植物耐盐碱性状分析. 张健,李敏,李玉娟,陈惠. 2011

[6]田菁的实用发芽试验. 王向誉,顾寅钰,修妤,石瑞常. 2017

[7]四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盐分运移特征研究. 黄丽萍,王立艳,杨勇,肖辉,程文娟,潘洁. 2014

[8]田菁根系对长期淹水处理的生理响应. 董静,朱小梅,贺亭亭,赵小慧,赵宝泉,邢锦城,刘冲,洪立洲. 2019

[9]田菁相关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贺亭亭,邢锦城,刘冲,董静,朱小梅,赵宝泉,温祝桂,赵小慧,洪立洲. 2021

[10]田菁施用磷肥的效果. 何靜安,張洪程. 1965

[11]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措施在内陆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葛汉勤,秦光蔚,韩建均. 2022

[12]田菁秸秆还田对松嫩平原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研究. 张国发,吴园园,徐太海,梁彦涛. 2018

[13]田菁不同部位营养价值、分子结构特性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研究. 王路遥,江应松,曹晓风,韩波,卜登攀,邓娴,赵庆华,于静,尤常清,张晓冬,马露,贾亚军,田雨佳. 2024

[14]适宜在安徽推广种植的田菁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张晓红,邹长明,王允青,刘英,肖明松. 2015

[15]1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田菁田龙葵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王少山,孙立新,高兴祥,李健,李美. 2022

[16]种植绿肥对滨海盐渍土养分及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朱小梅,温祝桂,赵宝泉,刘冲,邢锦城,董静,丁海荣,洪立洲. 2017

[17]绿肥牧草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作用研究进展. 朱小梅,董静,丁海荣,刘冲,邢锦城,赵宝泉,刘兴华,王茂文,洪立洲. 2015

[18]不同培肥措施下盐碱旱地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 周连仁,曾宪楠,孟庆峰,李大伟,马献发. 2015

[19]辽河平原盐碱地改良现状及展望. 杨明,田静,高玉山,孙毅,蒋正德,樊月玲. 2012

[20]两株外生菌根真菌对盐渍土壤中 黑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温祝桂,朱小梅,刘冲,赵宝泉,董静,邢锦城,赵小慧,洪立洲.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