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面积旱地玉米增产难题是山西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娟玲

作者: 王娟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旱地;粮食安全;山西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3-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玉米生产在山西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多年来山西省玉米单产一直徘徊在5 250 kg/hm2的较低水平,尤其大面积旱地。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产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密为核心的各种技术集成配套"的观点,通过全省多年多点的试验研究,创新集成了不同生态类型区的高产模式,初步建立起了玉米抗旱高产技术体系,并在各玉米产区布点示范,取得了较大面积旱地玉米公顷产量超15 000 kg的高产记录,该技术成果对实现山西省玉米丰产增粮计划、促进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应用初探. 刘小荣,马俊奎,刘学义. 2017

[2]山西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王美霞,赵怀生,李海燕,王创云. 2013

[3]晋西北高寒区玉米推广种展示及分区应用研究. 王建雄,韩美善,杨书成,王候怀. 2006

[4]山西省玉米生产碳足迹动态分析. 冯玥,孙东宝,顾峰雪,解文艳. 2024

[5]山西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利用研究. 乔治军,张效梅,畅建武. 2006

[6]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崔永霞,张名昌,白建荣,程宇坤,张效梅,任元. 2012

[7]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优类群分析. 李锐,白建荣,程宇坤,李素玲,苏亮. 2015

[8]山西省高寒区玉米生产特点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李育才,李洪,韩新田. 2014

[9]基于SSR标记的山西玉米自交系的核心种质构建. 李锐,尚霄,尚春树,常利芳,闫蕾,白建荣. 2021

[10]对山西省玉米未来育种的思考.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韩学芳,郭鸿亮,王高红,王国平. 2009

[11]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高世铭,张绪成,马一凡. 2014

[12]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13]晋中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研究. 陈奇恩,萧复兴,晋凡生,李海金,朱亚丽. 1991

[14]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15]双免耕覆盖对旱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丁志强,杨妮娜,姚宇卿,吕军杰,张洁. 2014

[16]垄作覆盖下小麦、玉米产量、土壤碳素转化及水分研究. 吕军杰,李俊红,檀尊社,丁志强,张洁,吴剑峰,杨妮娜,姚宇卿. 2012

[17]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邵运辉,吕军杰,李俊红,丁志强,张洁,姚宇卿,李向东. 2020

[18]地膜覆盖导致旱地玉米减产的负面影响. 张冬梅,池宝亮,黄学芳,刘恩科,张健. 2008

[19]冀西山区旱地玉米品种间产量差异初探. 冯伟,杨军芳,周晓芬,张彦勇,杜晓东. 2012

[20]4种旱地耕作方法下不同覆盖形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郑联寿,贾志森,智建奇,苏申酉,李泉泽.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