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生长习性及杀菌剂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丽芬

作者: 杨丽芬;朱心;周春香;杨建;雷恩;程加省;孔垂思;郭建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植物提取液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95-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云南蒙自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菌丝生长的条件及有效杀菌剂。结果表明,球毛壳菌菌丝在26~34℃均能生长,适宜温度是26~32℃,最适温度为28℃;偏好75%~85%的相对湿度,最适相对湿度为85%;光照促进菌丝生长;pH值4.5~7.5时均适宜于球毛壳Bd-2菌丝的生长,最适pH值为6.5,表明该菌偏好弱酸性环境。不同碳源、氮源对球毛壳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均较明显,麦芽糖和蛋白胨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后,分别用75%百菌清、80%甲基硫菌灵和80%代森锰锌等3种常见杀菌剂,以及细辛、小桐子和夹竹桃等3种植物提取液在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从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小初步鉴定80%甲基硫菌灵为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在3种植物提取液中,细辛提取液对球毛壳Bd-2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4 mg·mL~(-1)抑菌率达100%。明确了云南蒙自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及有效杀菌剂,为生产上化学防治提供了选择杀菌剂的理论基础。

分类号: S436.65

  • 相关文献

[1]河南金银花叶斑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李雪梦,李绍建,杨瑾,高素霞,文艺,秦艳红,刘玉霞,鲁传涛,王飞. 2025

[2]不同杀菌剂及其喷施次数对连作旱地花生叶斑病和产量的影响. 陈燕,杨佃卿,唐朝辉,张佳蕾,王建国. 2021

[3]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及公害研究. 王才斌,孙秀山,成波,吴正锋,郑亚萍,陈静,刘道忠,高新华,陈殿绪. 2005

[4]油梨突脐蠕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王晓宇,徐冬英,王彤彤,卢艳春,谭德锦,杨志强,蒋婷. 2023

[5]三种杀菌剂在不同生态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晏立英,宋亚辉,倪皖莉,蒋相国,雷永,康彦平,万丽云,淮东欣,任小平. 2016

[6]甜玉米大、小斑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陈元生,陈雪生. 2002

[7]杀菌剂对黄花乌头叶斑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关一鸣,孔祥义,魏云洁,吴连举,王志清. 2009

[8]四川省中江县丹参叶斑病病原鉴定与抑菌药剂筛选. 邹欢,韩帅,范中菡,陈庆华,胡容平,李洪浩. 2023

[9]白术叶斑病菌草茎点霉的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王帆帆,唐涛,方国斌,袁斌,郭杰,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2021

[10]番石榴果斑病新病原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崔一平,陈荟茜,宋晓兵,彭埃天,黄峰,凌金锋. 2024

[11]明日叶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试验. 周洁,郭凤领,符家平,肖颖,徐绳武,吴金平. 2019

[12]杭白菊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方丽,周建松,缪悦啸,郭婷婷,谢昀烨,武军,王连平,王汉荣. 2021

[13]剑兰叶斑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沈会芳,张景欣,杨祁云,蒲小明,孙大元,林壁润. 2021

[14]二月兰叶斑病病原甘蓝链格孢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春明,元维伟,张小杰,周天旺,郭成,金社林. 2020

[15]滇重楼稻曲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何翔,李翱,李楚,张庆,杨群辉,朱红业,陈齐斌,杨佩文. 2020

[16]鱼尾葵叶斑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余贤美,吴伟怀,李锐,鄢小宁,韩佳宇,贺春萍. 2009

[17]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兴玉,谢昌平,李静,冯朝阳,曾宪海,田婉莹,沈会芳,覃新导. 2014

[18]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2018

[19]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卢文洁,尹桂芳,隆文杰,李程鹏,孙道旺,王莉花. 2024

[20]大蒲葵叶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唐庆华,宋薇薇,余凤玉,朱辉,牛晓庆,韩超文,吴多扬,覃伟权.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