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铜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章龙珍

作者: 章龙珍;姚志峰;庄平;黄晓荣;赵峰;王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鲟幼鱼;铜;血浆;生化指标;离子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11 期

页码: 2516-25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检测中华鲟在不同铜离子浓度的水体中暴露60d后血液生化指标,研究Cu2+对幼鱼血浆生化成分和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致毒效应。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血浆中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胆固醇(TC)、肌酐(CREA)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低浓度组(0.40μg.L-1)AL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lu、Urea、TC、CRE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中浓度组(0.89μg.L-1)和高浓度组(2.00μg.L-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L)不受Cu2+的影响。Na+、Cl-、P含量和pH值随Cu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Ca2+、Mg2+显著上升,其变化与Cu2+浓度存在相关性,K+含量不受Cu2+的影响。实验表明,Cu2+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高无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0.89和0.4μg.L-1。血浆中ALP受Cu2+影响最明显,其含量除受Cu2+浓度影响外,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显著升高,是Cu2+污染的敏感指标。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铜对中华鲟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对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志峰,章龙珍,庄平,黄晓荣,颜世伟. 2010

[2]铜暴露对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和组织中铜积累的影响. 章龙珍,姚志峰,庄平,赵峰,冯广朋,王妤,刘健. 2012

[3]易感和抗性北京鸭感染DHAV-3后血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 胡迪,梁锐萍,王霞,曹俊婷,邢光楠,王帅钦,侯水生,张云生. 2024

[4]饲料铜的添加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血液免疫因子及组织铜的影响. 郭志勋,陈毕生,徐力文,郑石轩,湛波,刘立鹤,程开敏. 2003

[5]不同形式铜对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英文). 鲍坤,李光玉,崔学哲,王凯英,刘佰阳,刘晗璐. 2010

[6]不同铜源对生长期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鲍坤,李光玉,崔学哲,王凯英,刘佰阳,刘晗璐. 2010

[7]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渗透压及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赵峰,张涛,侯俊利,刘鉴毅,章龙珍,庄平. 2013

[8]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 张凤英,庄平,徐兆礼,王云龙,朱江兴. 2007

[9]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 罗刚,庄平,章龙珍,张涛,刘健. 2008

[10]氯化胆碱对中华鲟幼鱼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伟,文华,周俊,罗晓松. 2007

[11]中华鲟幼鱼人工繁殖群体与自然繁殖群体鼻孔及骨板差异研究. 章龙珍,庄平,张涛,赵峰,刘鉴毅,王妤,宋超. 2018

[12]转食不同饵料对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庄平,宋超,章龙珍,刘健,罗刚. 2009

[13]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庄平,宋超,章龙珍,冯琳. 2009

[14]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15]盐渍环境下油菜品种(系)比较. 黄志勇,顾闽峰,王乃顶,王伟义,费月跃,钱兵. 2016

[16]有机碳改良剂在次生盐渍化土壤上的使用效果. 杜岩,郭军,江解增,盛海君. 2014

[17]NaCl胁迫下作物对离子的吸收及分配. 朱小梅,洪立洲,王茂文,丁海荣,刘冲,吴家旺. 2010

[18]盐渍环境下油菜品种比较研究初探(英文). 黄志勇,顾闽峰,王乃顶,王伟义,费月跃,钱兵. 2016

[19]8种耐盐植物离子选择性吸收. 顾寅钰,陈传杰,杨剑超,李俊林,衣葵花,梁晓艳,张海洋,付娆,郭洪恩,王向誉. 2019

[20]喷施外源山梨醇及其类似物对桃叶片和果实离子转运及激素含量的影响. 周平,马昕怡,郭瑞,颜少宾,张小丹,林志聪,金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