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型小黑麦品系籽粒产量及其营养价值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方媛

作者: 赵方媛;曲广鹏;田新会;杜文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黑麦;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营养价值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374-13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选择高产优质的饲料型小黑麦品系,本论文以18个饲料型小黑麦品系为试材,甘农1号小黑麦和新小黑麦5号为对照,研究了参试材料的株高、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的营养价值,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的种子产量及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质间株高、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在94.27~132.10cm之间,Z8的种子产量最高,为9 114.08kg·hm~(-2);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种子产量与小穗数和穗粒重正相关,与穗长和穗粒数负相关,穗粒数与穗长正相关、与穗粒重正相关;籽粒营养价值中,Z48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92%,CK1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63%),CK2的粗淀粉含量(69.64%)最高,Z50的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了0.5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Z8和Z50种子产量高,且营养价值高,综合表现最好,可为优良饲料型小黑麦新品种审定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44.9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豆子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冯燕,胡小文,王彦荣,余进德,杨磊. 2010

[2]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多样性研究. 周刊社,刘依兰,王彦荣. 2009

[3]不同生境下陇东苜蓿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余玲,王彦荣. 2003

[4]8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研究. 余玲,王彦荣,郭正刚,毛玉林. 2004

[5]中国苜蓿品种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李世雄,王彦荣,孙建华. 2003

[6]不同海拔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刘婷娜,王彦荣,胡小文. 2014

[7]黄土高原地形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余玲,王彦荣,毛玉林,侯扶江. 2002

[8]施氮对无芒隐子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贾存智,王彦荣,李欣勇. 2014

[9]播种量对紫云英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秦自果,刘威,李小坤,鲁剑巍,鲁君明,戴志刚,曹卫东,耿明建. 2015

[10]甘南地区饲用型小黑麦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研究. 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 2019

[11]1997年《麦类文摘》收录文献的统计分析. 朱云香,段韶芬,徐丽敏,张红伟. 1998

[12]高寒地区小黑麦在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动态降解的研究. 尹君亮,陈宁,宋志强,刘福元,李国庆,李周权. 2006

[13]钾肥施用量对小黑麦产量的影响. 张箐,卢松,杨念龙,朱青,陈正刚,李剑. 2011

[14]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傅反生,储国良. 2005

[15]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Ta1)染色体组移位. 纪凤高,邓景扬,李思敏,程春生. 1988

[16]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傅反生,储国良. 2008

[17]盐胁迫对小黑麦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何江峰,刘红葵,陆振翔,赵萌莉. 2013

[18]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创新材料的选育及抗病性研究. 舒焕麟,杨家秀,杨足君,李光蓉. 2000

[19]25份小黑麦品种(系)的抗黄矮病鉴定与评价. 王春明,徐生军,郭成,周天旺. 2018

[20]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1号的选育. 任永康,崔磊,牛瑜琦,杨峰,郭庆,唐朝晖,逯成芳,孙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