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312A形态学及细胞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葛璞玉
作者: 葛璞玉;崔贵梅;王耀辉;王景雪;杜春芳;孙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学;花粉败育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4 期
页码: 510-513+517
摘要: 研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雄性不育系312A及其保持系312B的花器官形态差异和312A的花药败育特点等,为312A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根据。结果表明,312A与312B的花器官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中,312A花药在发育过程中体积较小、干瘪,成熟后花丝较短,不能释放有活力的正常花粉;312B花药体积较大、相对比较饱满,最终可以释放大量鲜黄色的成熟花粉。花蕾石蜡切片观察发现,312A的花药败育发生在3个时期,即小孢子孢原细胞期、造孢细胞分化期和二核花粉期,其中,前2个时期败育属于无花粉囊型败育;二核花粉期败育则是花药发育至二核花粉粒时期,已接近成熟,但2个细胞核的核膜消失,核开始解体直至消失,形成无效的败育花粉粒。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在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二核期败育类型。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 2011
[2]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形态及机理研究现状. 张相琼. 2008
[3]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C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5
[4]一种甘蓝型油菜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观察. 樊云芳,胡胜武,董彩华,郭学兰,刘胜毅. 2006
[5]甘蓝型油菜NC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7
[6]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2010
[7]2个油菜CMS系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朱彦涛,张新,刘湛,李殿荣,郭蔼光. 2009
[8]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根和叶mtDNA的提取. 朱彦涛,徐虹,胡选萍,冯塔,郭蔼光,李殿荣. 2010
[9]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分期播种育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石华娟,李凤扬,董云麟. 1996
[10]甘蓝型油菜(B.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ICMS的选育. 傅寿仲,戚存扣,唐继宏. 1989
[11]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QB10A与保持系QB10B的选育. 李大雄,张超,曾兵,罗莉斯. 2017
[12]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22A的遗传研究. 王建平,田保明. 2004
[13]甘白种间杂交后代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学分析. 殷婷,赵彤,余青兰,赵志刚. 2021
[14]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细胞学和分子标记分析. 殷婷,赵彤,柳海东,李开祥,余青兰,赵志刚. 2021
[15]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1的细胞学观察.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5
[16]甘蓝型油菜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樊云芳,胡胜武,董彩华,郭学兰,刘胜毅. 2006
[17]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后代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朱程,黄桃翠,刘希忠,唐世义. 2019
[18]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甘雨,黄宗洪,潘建慧,吴先军. 2012
[19]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20]大豆花粉育性分类标准的研究. 孙寰,赵丽梅,王曙明,王跃强,彭宝,程延喜,张井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ZDJ-200型全自动木耳菌包装袋窝口插棒一体机
作者:谢剑;王丽君;孙毅民;刘乃建;张佰阳;孙毅;陈勇
关键词:木耳菌包;装袋机;单工位;智能化
-
甜油桃新品种'甘露早油'在天水的栽培表现
作者:重亚军;陈建军;王耀辉;蒲建霞
关键词:甜油桃;甘露早油;天水;栽培表现
-
天水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作者:蒲建霞;王耀辉;陈建军
关键词:桃产业;现状;发展建议;天水市
-
2个早熟桃品种在甘肃天水的引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蒲建霞;王耀辉;陈建军
关键词:早熟桃;天水市;引种表现;高效栽培
-
天水市桃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研究
作者:陈建军;蒲建霞;王耀辉;重亚军
关键词:桃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天水市;防控策略
-
成县大樱桃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作者:陈建军;王耀辉;王鸿;杨阳;张雪冰;张帆
关键词:成县;大樱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
普通小球藻对水体NH4+-N、NO2--N去除效果及NO2--N的同化途径
作者:沈雷;高建操;聂志娟;郑兆伟;胡佳雯;邵乃麟;孙毅;徐钢春
关键词:普通小球藻;氨氮;亚硝酸盐氮;同化途径;亚硝酸盐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