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风险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富贤

作者: 徐富贤;袁驰;王学春;韩冬;廖爽;张志勇;陈琨;曾世清;孔晓谦;曾正明;张林;杨波;蒋鹏;周兴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再生稻;开花期;低温冷害;风险预测;四川盆地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01 期

页码: 92-97,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准确预测不同区域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并为开花期耐低温冷害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制定相应的避(缓)高产稳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和2019年,以近几年四川省推广的22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生态点开展试验,研究了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风险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基于经度和海拔高度预测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的回归模型,F检验值为22.88**~65.11**,决定系数高达0.9196~0.9702.该模型经多个品种连续两年在6个生态点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1:1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8391~0.8638,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值为0.93%~1.21%,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本研究建立的再生稻齐穗期与地理位置关系模型与作者等先期建立的基于地理位置(纬度、海拔)预测≤22℃最早发生期预测模型相结合,探明了不同地理位置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机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可准确预测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具有较强的生产适用性.

分类号: S511.04

  • 相关文献

[1]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薛菁芳,周通,王翠,潘国君. 2012

[2]水稻冷害生理功能变化与调控研究进展. 王士强,赵海红,赵黎明,王丽萍,王贺,顾春梅,那永光. 2017

[3]1961-2018年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时空变化特征. 郭春明,任景全,王冬妮,崔佳龙,穆佳,刘伟,曹铁华. 2020

[4]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 刘琳帅,卞景阳,孙兴荣,邵凯,刘凯,来永才,姜树坤. 2022

[5]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栽培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王江. 2012

[6]东北中部地区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下生理变化及耐冷性比较. 宋广树,孙忠富,孙蕾,杜克明,王夏. 2011

[7]延边地区水稻冷害及其防御技术. 全成哲,金成海,金京花,徐士杰. 2006

[8]2006年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影响浅析. 李锐,曾宪国,王连敏,王立志,李忠杰,王春艳,刘功,中本和夫. 2007

[9]移栽期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影响——以2002年为例. 王雨,杨修,李茂松. 2006

[10]黑龙江省水稻冷害风险经营对策研究. 中本和夫,李丽原,矫江. 2009

[11]水稻低温冷害分析研究进展. 聂元元,蔡耀辉,颜满莲,李永辉,毛凌华,颜龙安,杨晓莉. 2011

[12]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御措施. 侯立刚,马巍,赵国臣,齐春艳,刘亮,孙洪娇. 2012

[13]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及对策研究. 矫江,许显滨,孟英. 2004

[14]开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郑传举,李松. 2017

[15]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及水稻耐热性测评方法研究. 杨永杰,符冠富,熊杰,乐明凯,陶龙兴. 2012

[16]水稻颖花结实率对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高温的响应差异. 石春林,金之庆,汤日圣,郑建初. 2010

[17]开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花粉萌发和结实的影响. 郭晶心,曾文智,周宝津,卢浩荣,陈庚平,唐辉武,周少川,刘耀光. 2010

[18]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开花期水稻叶鞘激素含量及抗寒生理的影响. 项洪涛,齐德强,李琬,郑殿峰,王月溪,王彤彤,王立志,曾宪楠,杨纯杰,周行,赵海东. 2019

[19]水稻高温败育模拟模型. 石春林,金之庆,汤日圣,郑建初. 2007

[20]氮高效水稻品种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