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麻品种(系)在西双版纳州种植的适应性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志敏

作者: 唐志敏;胡学礼;孙涛;赵永祥;严洪斌;周英;李树忠;谭元花;段超;李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麻品种(系);适应性;纤维化学成分;农艺性状;纤维产量;西双版纳州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2 年 43 卷 02 期

页码: 160-16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出适合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种植的大麻品种(系),为西双版纳州云麻产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以云麻5号、云晚6号、云晚9号、云晚10号、皖大麻1号、汾阳1号、PB-1、PB-2、PB-3、PB-4、PB-5、云麻1号(CK)12个品种为试材,观测各品种(系)的物候期,在收获期测定各品种(系)的经济性状、纤维产量、纤维的化学成分等项目。【结果】工艺成熟期最晚的品种为PB-3,最早的品种为汾阳1号,两者相差70d;PB-3的纤维产量最高,为2694.0kg/ha,但纤维品质稍差;云晚6号和云麻5号的综合性状较好;云麻1号(CK)、云晚10号、云晚9号、和PB-4纤维产量稍低,分别为2221.5、2110.5、1944.0和1914.0kg/ha;其他品种(系)的产量均较低。【结论】云晚6号、云麻5号和PB-3适宜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推广种植,而云麻1号、云晚10号、云晚9号和PB-4的纤维产量较高,为次适宜推广种植品种,其他品种(系)纤维产量较低,不宜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63.3

  • 相关文献

[1]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调查. 罗向前,李思颖,王家金,陈啸云,梁名志,周玉忠,蒋会兵. 2013

[2]走进古茶树王国系列之五. 虞富莲. 2015

[3]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高菲菲[1,李家华,祁文龙,赵萌,赵平. 2014

[4]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玉香甩,许燕,陈洪云,孙云南,汪云刚. 2014

[5]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经营与发展研究. 黄浩伦,张万桢,黄慧德. 2015

[6]贵州地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姜虹,詹永发,王金洪,杨红,韩世玉. 2010

[7]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选育及性状分析.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6

[8]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选育及性状分析.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7

[9]不同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杨志斌,李联梅. 2018

[10]4种辽棉在新疆的试种表现. 王巍,赵志强,高艳平,王子胜. 2020

[11]胶东半岛地区不同藜麦品种产量及适应性评价. 梁晓艳,衣葵花,李萌,张海洋,李俊林,马兰,李茹霞,王向誉,李佳佳,付娆. 2022

[12]木薯在湖北恩施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研究. 黄渝岚,龙盛风,叶兴枝,李艳英,申章佑,周佳,周灵芝,劳承英,韦本辉. 2021

[13]赤峰半干旱区10个饲用燕麦品种适应性评价. 王筱,李夺,潘翔磊,陈菲儿,梁庆伟,王学敏. 2023

[14]4种禾本科牧草在川东北地区适应性研究初探. 朱永群,杜周和,寇波云. 2008

[15]旱作条件下野生老芒麦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马玉宝,徐柱,李临杭,田青松. 2008

[16]9个不同使用类型木薯品系在合浦县的适应性研究. 罗燕春,赵鑫鑫,盘欢,廖琦,俞奔驰,劳赏业,范锡恩,刘翠娟,李荣云,曾新华,付海天. 2024

[17]宁夏日光温室不同产地香椿品种适应性初步评价. 尹志荣,杨洋,董立国,李程. 2023

[18]云南省啤酒大麦新品系适应性评价. 李锦秀,杨金华,于亚雄,段江华,张炳英,王志龙. 2023

[19]2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坦桑尼亚的适应性鉴定. 王静,王骞,Barnaas J.Sitta,邹彪. 2021

[20]7种饲用紫苏品系在贵州地区适应性比较与营养价值分析. 于二汝,李小冬,杨航,李世歌,袁婷婷,尚以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