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麦区小麦产量潜力及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志强

作者: 陶志强;王德梅;杨玉双;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增产技术;限制因素;产量差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48-53

摘要: 为了合理、准确地分析北方冬麦区的小麦产量潜力,找到限制因素,探寻相应的调控技术,提高小麦生产力。归纳了本地区模型模拟的冬小麦产量和高产记录,比较分析了模型模拟和高产纪录产量水平的差异,总结了限制小麦产量差缩小的主要原因与可能的调控技术。得出当前模型模拟结果低于高产记录是因为数据采集年份和数据量的影响;产量性能理论是定量化分析产量差异原因的有效方法;指出北方冬麦区限制小麦产量差缩小的主要原因和调控技术。认为小麦产量提升应从产量差确定、产量性能分析、集成技术等3个方面依次开展。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安徽稻茬小麦产量差异性与生产限制因子构成解析.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 2020

[2]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与氮肥利用效率差形成机理解析. 韩守威,司纪升,余维宝,孔令安,张宾,王法宏,张海林,赵鑫,李华伟,孟鈺. 2022

[3]绵羊双羔增产技术. 王祖昆. 1984

[4]国内外农作物增产技术研究水平对比分析. 朱玉芹,蔡鑫茹,岳玉兰. 2006

[5]工厂化生产白灵菇增产技术研究. 池惠荣,刘振国,安建军,黄铁抓. 2012

[6]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绿色增产技术研究. 乔玉强,刘良柏,王平信,毛立浩. 2017

[7]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增产技术研究. 马爱平,崔欢虎,史忠良,靖华,谢福来. 2005

[8]麦豆混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增产技术. 彦云,任素坤. 1966

[9]山西冷凉区玉米芸豆间作增产技术研究. 郑海宁,陈稳良,任鹏. 2018

[10]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武海丽,智建奇,邢荣平,焦建伟. 2015

[11]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均衡增产技术探讨. 解宗方,粟嫣,常建国. 2011

[12]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高瑞红,徐嘉,刘玉红. 2018

[13]加大力度推广蜜蜂授粉;促进作物增产增质. 黄家兴. 2014

[14]基础地力对黄壤区粮油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黄兴成,石孝均,李渝,张雅蓉,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7

[15]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潜力及产量差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静,杨晓光,吕硕,刘志娟,李克南,荀欣,刘园,王恩利. 2012

[16]海南临高辣椒主产区产量差及其限制因子分析. 余小兰,杨福锁,蔡卫音,杜公福,戚志强,李晓亮. 2018

[17]不同栽培技术因子对雨养春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差异的影响. 曹玉军,姚凡云,王丹,吕艳杰,刘小丹,王立春,王永军,李从锋. 2020

[18]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格局变化与产量差研究. 陈继康,熊和平. 2019

[19]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 2017

[20]广东省木薯主产区产量差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郁昌的,魏云霞,何时雨,郑永清,陈冬冬,安飞飞,肖鑫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