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雨和灌溉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素淋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桂花

作者: 李桂花;张艳萍;胡克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降雨;灌溉;作物产量;氮素淋失;水氮管理模型(WNMM模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03 期

页码: 545-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定量化不同降雨和灌溉条件下农田氮素的淋失和作物产量,为不同降雨量年份的灌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曲周实验站,依据该地40年(1966—2005)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农民的习惯,设定了5种灌溉方式,即冬小麦季灌水3次,分别在越冬期、起身到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水量分别为:(A)无灌溉,(B)50 mm+50 mm+50 mm,(C)70 mm+70 mm+70 mm,(D)90 mm+90 mm+90 mm,(E)120 mm+120 mm+90 mm;夏玉米季灌水2次,分别在苗期和乳熟期,灌水量分别为:(A′)无灌溉,(B′)80 mm+0 mm,(C′)80 mm+70 mm,(D′)90 mm+80 mm,(E′)100 mm+100 mm。利用校验后的水氮管理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量和灌溉对氮素淋失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小麦产量随降雨和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综合考虑氮素淋失风险和作物产量的条件下,当降雨量<200 mm(发生概率87.2%)时,可采用D灌溉方式,相应氮淋失量为0—30.9 kg N·hm-2;当降雨量>200 mm(发生概率12.8%),可采用C灌溉方式,相应氮素淋失量为0.06—41.2 kg N·hm-2。夏玉米产量也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降雨和灌溉总量超过600 mm时,产量下降;按降雨量可分为<250 mm(发生概率17.9%)、250—450 mm(发生概率64.2%)、>450 mm(发生概率17.9%),分别采用D′、C′和B′的灌溉模式,相应的氮素淋失为0—7.3 kg N·hm-2,0—82.2 kg N·hm-2(其中84.2%的淋失水平为I级,淋失水平Ⅲ级只有5.3%)和0—61.6 kg N·hm-2(其中I级概率为86.8%,Ⅲ级只有2.6%)。【结论】不同降雨量采用不同的灌溉模式,既可以保证产量,又可以减少氮淋失。普通年份冬小麦季建议采用越冬期、起身到拔节期和灌浆期3次灌溉,每次灌水90 mm的模式。夏玉米季采用苗期和乳熟期灌溉,分别灌水80 mm和70 mm的模式。

分类号: S274

  • 相关文献

[1]作物灌水量随机模拟研究. 宰松梅,温季,郭冬冬,丁铁山. 2009

[2]时间尺度对农田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影响. 宰松梅,冯雪芳,仵峰,李陆生. 2018

[3]降雨和蒸散对夏玉米灌溉需水量模型估算的影响. 黄仲冬,齐学斌,樊向阳,乔冬梅,李中阳,梁志杰. 2015

[4]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黑龙江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评估. 侯鹏,陈新平,崔振岭,王伟,王立娜,唐锦福,张福锁. 2013

[5]沼液灌溉对作物生长·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萍,蒋滔,陈云跃,龙翰威,韦秀丽,高立洪. 2013

[6]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模拟土柱氮素淋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7]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孙贇,Muhammad Shaaban,何志龙,张水清,林杉. 2017

[8]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旱田土壤氮素淋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许莹,孙良杰,杜立宇,蒋明翰,牛世伟,郭昆,孟追. 2020

[9]不同水氮措施对农田氮素流失和动态变化规律. 罗健航,王海廷,赵营,刘晓彤,张学军. 2020

[10]减施氮肥与调节土壤C/N对黄瓜-番茄轮作体系下土壤氮素淋失及产量的影响. 刘晓彤,王海廷,吴涛,罗健航,赵营,张学军. 2020

[11]不同水肥调控对宁夏优势特色作物氮淋失及产量的影响. 张学军,王海廷,赵营,刘晓彤,罗健航,王金保,李虹,董平,李贵兵,韩兴斌,黄立君,张丽,王双喜. 2020

[12]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输入对桃园土壤氮素淋失的抑制作用. 褚长彬,赵峥,周德平,姜震方,吴淑杭. 2020

[13]不同双氰胺用量对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洪瑜,刘锦霞,刘越,赵天成,刘汝亮,陈晨. 2015

[14]施肥对设施番茄-黄瓜养分利用与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赵营,张学军,罗健航,陈晓群,冀宏杰,张维理. 2011

[15]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对沙质土壤氮素淋溶和持水特性的影响. 于嘉文,宋明丹,康倍铭,李正鹏. 2023

[16]秸秆还田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在土壤中的淋失研究. 田路园,邹雨坤,李光义,侯宪文,赵凤亮,李勤奋. 2015

[17]有机肥化肥配施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氮淋失特征的影响. 杨文,李裕元,彭福元,鲁耀雄. 2014

[18]喷灌施肥对露地菜心产量及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王海廷,赵营,罗健航,刘晓彤,张亚红,张学军. 2021

[19]华北冬绿肥作物养分累积特征及对翻压前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秋,张新建,宁晓光. 2022

[20]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褚继登,闫慧峰,王树声,李彩斌,张若男,孙帅帅,张久权.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