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在不同氮水平下的产量相关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文芳

作者: 崔文芳;王俊超;高书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超高产;杂交种;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7 期

页码: 107-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方法对9个超高产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氮条件下,对产量作用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同时还要保证吐丝期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较高;在低氮条件下,注意选育穗粒数多、百粒重大、吐丝期叶绿素和生物量高的耐低氮品种。同时结果表明,金山27和先玉335是高氮高效型品种,应该在高氮水平下加以利用,郑单958是低氮高效型品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水平下超高产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崔文芳,王俊超,高书晶. 2012

[2]干旱胁迫对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梁晓玲,刘文欣,阿布来提·阿布拉,王业建,杨杰,韩登旭,李铭东,郗浩江,雷志刚,李冬冬. 2021

[3]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4]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 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2014

[5]耐密型新选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 许晶,李素玲,车星星,武岩军,尚春树. 2015

[6]遗传改良对中国华北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产量的贡献. 谢振江,李明顺,徐家舜,张世煌. 2009

[7]密度压力下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 2007

[8]高温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 徐田军,吕天放,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2024

[9]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10]吉林省桦甸市玉米单产超过850kg/667m~2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方向前,包君善,段元才,边少锋. 2012

[11]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赵洪祥,孟祥盟,边少锋,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12]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高聚林,赵明,董树亭,李少昆,杨祁峰,刘永红,王立春,薛吉全,柳京国,李潮海,王永宏,王友德,宋慧欣,赵久然. 2012

[13]一熟制春玉米吉林省产区超高产田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关键. 尹枝瑞. 2000

[14]盐源县玉米超高产技术. 陈波,杨勤,蔡光泽,徐先林,杨隆英,郑传刚. 2012

[15]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陈国平,YANG Guo-hang,赵明,ZHAO Jiu-ran,王友德,薛吉全,高聚林,李登海,董树亭,李潮海,宋慧欣,赵久然. 2008

[16]超高产杂交玉米选育. 任洪. 2005

[17]吉林省玉米超高产研究进展与产量潜力分析. 王立春,边少锋,任军,刘武仁,方向前. 2004

[18]精确施氮对苏玉20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景立权,袁建华,刘萍,赵福成,闫发宝,王鑫,王德成,陆大雷,陆卫平. 2012

[19]黄淮海农区集约种植制度的超高产特性研究. 赵秉强,张福锁,李增嘉,李凤超,劳秀荣,史春余,董庆裕,张骏,刘嘉军,杨恩学. 2001

[20]引黄灌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永宏,赵健,吴瑞,王波,王新红.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