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的作用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冷杨

作者: 冷杨;肖强;殷坤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混剂;增效作用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7 年 34 卷 02 期

页码: 177-1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加作用,协同毒力指数主要分布在-20%~20%之间,其中16、19、28℃的死亡前期表现为增效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大于20%,22℃的死亡中期表现为拮抗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小于-20%。EpNPV-Bt对茶毛虫LT30为5.6天,比EpNPV减少3.8天,幼虫的死亡速度提高了1.8倍。EpNPV-Bt对茶毛虫的拒食效果明显,取食量比EpNPV减少66.2%。EpNPV-Bt对茶刺蛾、用克尺蠖和茶尺蠖等茶树害虫具有兼治作用,其中对茶刺蛾的死亡率达85.8%。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苏云金杆菌与EpNPV混用对茶毛虫的增效作用. 刘琴,徐健,唐美君,祁建杭,施建德,马谈斌. 2010

[2]杀虫剂联合应用及其发展. 刘贤进,王荫长. 1994

[3]鱼藤酮对斜纹夜蛾低毒原因分析及混剂增效作用研究. 李伟声,王彦辉,马永林,郭成林,张志祥. 2024

[4]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的活芽孢对HD-1菌株增效作用的特异性. 冯书亮,董建臻,王容燕,王金耀,宋福平. 2005

[5]苏云金杆菌与EoNPV混用的增效作用. 徐健,肖强,刘琴,唐美君,殷向东,殷坤山,祝树德. 2006

[6]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抗虫毒力和增效作用. 赵建周,芮昌辉,谢天健. 1999

[7]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的效果及持效性. 刘明炎,毛迎新,谭荣荣,龚自明. 2008

[8]茶毛虫病毒研究进展. 冷杨,殷坤山,肖强. 2006

[9]茶毛虫病毒研究进展. 冷杨,殷坤山,肖强. 2006

[10]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分离株的毒力水平与遗传结构关系分析. 付建玉,席羽,唐美君,殷坤山,肖强. 2011

[11]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h基因抗体的制备与利用. WANG Li-zhong,肖强,ZHANG Chuan-xi. 2008

[12]氯氟氰菊酯与阿维菌素增效混配制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曾益良,王大生,秦小薇,康乐,张文吉,王同顺,王宝瑛,廖淙族. 2002

[13]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增效混配制剂对斑潜蝇属害虫的防治效果. 曾益良,康乐,秦小薇,王大生,张文吉,王杰,王同顺,廖淙族. 2002

[14]茶尺蠖病毒制剂的研究. 殷坤山,熊兴平,唐美君. 1995

[15]腈吡螨酯及其混剂对苹果红蜘蛛的田间防控效果. 翟浩,张勇,李晓军,马亚男,陈汝,王涛. 2018

[16]44%双炔酰菌胺·代森联WP的研制及对葡萄霜霉病的控制作用. 于永翔,王文桥,孟润杰. 2011

[17]17种阿维菌素混剂对柑桔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 廖世纯,韦桥现. 2010

[18]乙草胺与苄嘧磺隆混剂对水稻安全性研究. 黄元巨,张子丰,韩逢春. 2000

[19]40%二甲戊·乙EC防除马铃薯田杂草药效试验. 白全江,程玉臣. 2008

[20]杀虫混剂对小菜蛾及菜蛾啮小蜂的选择毒性和持续毒性. 郭世俭,林文彩,章金明,徐晓国,刘树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