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克土沙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机制与效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汪洋

作者: 吴汪洋;张登山;田丽慧;魏殿生;赵超;贾飞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棘造林;防风固沙;风速增加幅度;风沙流结构

期刊名称: 干旱区地理

ISSN: 1000-6060

年卷期: 2014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141-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沙棘造林是青海湖克土沙地主要治沙措施,通过改变风速廓线垂向风速增加幅度、增加地表粗糙度和改变风沙流结构的机制实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根据2010-2012年连续3 a的沙棘沙丘与流动沙丘的春季风沙观测和植被调查,沙棘沙丘的风速廓线对数递增规律、输沙量和沙粒粒径的指数递减规律均被破坏;2012年沙棘沙丘在1 m高度以下的防风作用增加到22.75%,总体固沙效益较2010年增加近10%;同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随着风速增大而减弱,随植株高度与冠幅增加而增强。综合风沙防护机制与效益,沙棘造林技术在克土沙地以及整个高寒沙地生态治理中极具推广意义。

分类号: S793.6

  • 相关文献

[1]大菜子沟村种植沙棘综合效益的调查. 徐永昶. 2006

[2]青海湖湖东人工治理沙丘风沙流结构特征. 张登山,石昊,魏殿生,鲁瑞洁,田丽慧,尚媛,王希. 2012

[3]防风固沙植物种类的筛选及树木种类的选取原则. 邸文静,张弋川,何龙,王兴远,刘新颖. 2018

[4]营造柠条林 治理沙尘暴. 牛西午. 2002

[5]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苜蓿草地固沙效果观察——环县试验报告. 敬永方,张富忠,常生华. 2003

[6]北方风沙区油莎豆防风固沙技术模式. 赵小庆,刘和,路战远,张向前,程玉臣,张德健,安玉,任永峰. 2019

[7]青海湖沙地人工治理沙丘的风速廓线变化特征. 吴汪洋,张登山,田丽慧,赵超,贾飞飞. 2013

[8]基于临界起沙风速的草地防风固沙功能研究. 贺晶,吴新宏,杨婷婷,李鹏. 2013

[9]放牧干扰下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与输沙量的关系. 郭振宁,孙世贤,张焱,郭月峰,祁伟,才旦. 2024

[10]北方风沙区油莎豆防风固沙"三生共赢"技术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侯智惠,慕宗杰,赵俊利,包珺玮,赵小庆,王建国,路战远. 2021

[11]果园发展的新趋势——果园生草. 刘万达. 2009

[12]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菊芋产业分析与建议. 赵艳,吕林有,于国庆,关冰,李媛. 2022

[13]桑树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许萃敏,李瑞雪,周荣,苏雪强,汪泰初.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