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羽
作者: 孙羽;李晓燕;陈杰;李小安;马志雯;刘翔;石红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高寒草甸;生态恢复;三江源区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60-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三江源区典型的退化高寒草甸及其邻近的封育和补播草甸(10 a)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0.25~2mm粒级团聚体是各样地土壤团聚体的主要组分,在封育和补播后,土壤团聚体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尽管两种恢复措施下团聚体的几何平均直径和大于0.25mm的团聚体百分比要高于退化草甸,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不论是在退化、封育还是补播草甸,<0.053mm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他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但处理间各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同样无显著差异;在封育和补播后,大团聚体(直径>0.25mm)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提升了7.8%和7.3%,表明两种恢复措施有助于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的固持。综上所述,封育和补播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效应的提升效果有限。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三江源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容重特性研究. 孙飞达,龙瑞军,蒋文兰,郭正刚,聂学敏. 2008
[2]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景增春,施建军,杜岩功,曹广民. 2008
[3]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研究. 邹华,畅喜云,德科加,石红霄,杨予海. 2014
[4]基于TWINSPAN分类的三江源区称多县高寒草甸退化研究. 杨文才,吴新宏,石红霄,李鹏,丁勇. 2010
[5]土壤细菌结构和功能对团聚体碳、氮储量的响应:以高寒草甸、温性草原、荒漠为例. 朱天琦,谷强,彭泽晨,侯扶江. 2023
[6]高原鼢鼠驱动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时效性. 王玲玲,李捷,段媛媛,刘彩凤,吴彤,郭正刚. 2024
[7]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7
[8]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郑顺安,陈春,郑向群,李松. 2012
[9]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林诚,郑祥洲,郭宝玲,丁洪,解钰,张玉树. 2019
[10]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峻,薛永,潘剑君,郑宪清,秦秦,孙丽娟,宋科. 2018
[11]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俞巧钢,杨艳,邹平,叶静,张康宁,顾国平,马军伟,符建荣. 2017
[12]长期施肥对晋东南矿区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李建华,李华,郜春花,张强,靳东升,卢晋晶. 2018
[13]菌渣施用对柑橘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黄勤楼,翁伯琦,黄毅斌. 2016
[14]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周家昊,褚军杰,孙万春,邹平,俞巧钢,马军伟,杨军. 2023
[15]外源有机物料添加对东北重度苏打盐碱土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顾鑫,任翠梅,杨丽,王丽娜,张宏宇. 2021
[16]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特征. 秦鱼生,陈庆瑞,陈琨,涂仕华. 2015
[17]旋耕转深松和秸秆还田增加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库. 田慎重,王瑜,张玉凤,边文范,董亮,罗加法,郭洪海. 2017
[18]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2012
[19]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王峰,王义祥,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张文锦,翁伯琦. 2012
[20]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栗方亮,张青,王煌平,王利民,王秋营,罗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水稻土土壤微生物研究态势分析
作者:曾宪楠;孙羽;王麒;宋秋来;梁全喜
关键词:水稻土;土壤微生物;Web of Science;研究态势
-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及生物修复
作者:孙翠焕;郭玲玲;陈杰;陈丽媛
关键词: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现状;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群落
-
生物信息学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媛;朱万芹;孙翠焕;陈杰;赵博伦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食用菌;计算机科学;数据库;应用
-
50份ICARDA新引进小麦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作者:宋全昊;曹燕威;金艳;肖永贵;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朱统泉
关键词:小麦;资源评价;ICARDA;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
黄淮南片麦区79份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金艳;宋全昊;肖永贵;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朱统泉
关键词:小麦;黄淮南片麦区;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
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在黄淮麦区引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作者:金艳;马红珍;宋全昊;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周宝元;朱统泉
关键词:资源评价;CIMMYT;小麦;引种;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
贵州烟地油菜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吴宇瑶;王涛;凡迪;雷蕾;张林;钟伟;陈星灼;陈杰;朱迪;代文东
关键词:油菜;烟地;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