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稻飞虱的发生和防控情况(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Khin Nyein CHAN

作者: Khin Nyein CHAN;尹艳琼;李向永;刘莹;赵雪晴;谌爱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飞虱;暴发;种群变化;防控策略;IPM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417-14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飞虱是缅甸水稻种植区常见且分布广泛的一类害虫,可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稻飞虱的爆发与高产品种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具有一致性,同时其种群变化也与天气条件有关。近年来,缅甸中部部分省份稻飞虱大量孳生,在一定程度上,这与氮肥施用水平有关。雨季稻飞虱种群增加,7月和8月为高峰期。在缅甸,主要通过培育抗虫、抗旱、抗逆等水稻品种来防控稻飞虱。同时用诱虫灯进行早期入侵的虫源的监测,必要时,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缅甸部分农场还采用了病虫害综合管理系统(IPM),以建立健康、安全、可调节的水稻生态系统及可持续的病虫害管理。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2009年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原因初步分析. 彭兆普,刘勇,张德咏,成飞雪,罗源华,马明勇. 2010

[2]2020年江苏省稻飞虱虫源地及暴发成因分析. 张国,朱凤,于居龙,张新凤,周晨,张建华,赵来成,姚克兵,焦杨,束兆林. 2022

[3]太仓市褐飞虱灯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防控策略. 张心明,王冬兰,周丽花,杨海燕,张志勇,刘贤金. 2016

[4]荔枝蒂蛀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初探. 徐海明,董易之,陈炳旭. 2018

[5]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 薛光,王秀云,郦春燕,叶勤淼,彭贵洲,杜金荣,王宇伟,张涛. 2017

[6]鲍人工养成阶段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 黄建荣,白庆笙,陈毕生,徐润林. 2003

[7]稻田耳叶水苋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涛,沈国辉,平立锋,陆保理,钱振官,温广月,甘惠哗,王卫平. 2011

[8]松花江干流鲢种群数量变化和鲢资源合理利用. 鲁万桥,李培伦,唐富江,尹增强,王继隆. 2021

[9]IPM在绿色果品生产中的策略与对策. 仇贵生,张平. 2002

[10]以生态控制为中心的苹果病虫害IPM体系建立. 陈汉杰,张金勇,涂洪涛,郭小辉,李元朝. 2009

[11]青海农田IPM浅谈. 郭良芝. 2004

[12]我国豇豆蓟马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吴圣勇,谢文,刘万才,雷仲仁,王登杰,任小云,张起恺,吕宝乾,贺振,唐良德. 2024

[13]以生态控制为核心的苹果病虫害IPM体系的建立. 陈汉杰,周增强,张金勇,涂洪涛,侯珲,王丽. 2011

[14]长江下游棉区棉盲蝽暴发成因与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徐文华,陈建平,张开朗,刘标,郑央萍. 2010

[15]我国草地螟的迁飞规律及途径. 罗礼智,徐建祥. 2006

[16]沪郊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的反思与治理对策. 王新其,金燕,王伟民,曹黎明,施国粹. 2007

[17]东、黄海沙海蜇暴发对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5

[18]黑斑新小叶蝉在海南为害的首次报道. 邢楚明,韩冬银,牛黎明,张方平,张敬宝,符悦冠. 2010

[19]尖笔帽螺(Creseis acicula)研究进展及其在大亚湾暴发机制初探. 齐占会,史荣君,戴明,韩婷婷,黄洪辉. 2021

[20]大型水母幼体生长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李惠玉,凌建忠,李建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