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利用方式对藏嵩草沼泽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巍

作者: 魏巍;周娟娟;刘云飞;白玛嘎翁;仁增旺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沼泽化高寒草甸;草地利用方式;植被数量特征;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草原与草坪

ISSN: 1009-5500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55-6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探讨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西藏藏嵩草沼泽化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为其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以当雄县羊八井镇藏嵩草沼泽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选定放牧+刈割处理(M+G)、生长季休牧处理(WG)和全年放牧(FG)3种传统的草地利用方式,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和土壤碳、氮、磷养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全年放牧处理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呈斑块化退化趋势,高山嵩草(K.pygmaea)、藏豆(Stracheya tibeticum)、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二裂委陵菜(P.bifurca)、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等低矮化指示植物的重要值均增加.放牧+刈割利用方式在获得较高草地生物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群落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明显下降,放牧+刈割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低于生长季休牧和全年放牧处理;而全年放牧样地的土壤全磷含量高于其他两类利用样地.放牧+刈割利用方式可能加速土壤养分的流失,全年高强度的放牧利用是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生长季休牧可有效利用草地资源,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短期养分添加对西藏沼泽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影响. 周娟娟,刘云飞,王敬龙,魏巍. 2023

[2]青海省海北州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研究. 李亚娟,曹广民,龙瑞军. 2012

[3]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特性. 郭明英,朝克图,尤金成,徐丽君,王丽娟,贾淑杰,辛晓平. 2012

[4]草原碳汇管理对策. 张英俊,杨高文,刘楠,常书娟,王晓亚. 2013

[5]内蒙古典型草原凋落物分解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单玉梅,温超,杨勇,陈迪马,白永飞,陈海军,王明玖. 2016

[6]玛曲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 邹丽娜,周志宇,颜淑云,秦彧. 2009

[7]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8]梨树叶片黄化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关系. 白鹏华,刘奇志,李红旭,刘艳斌,石旺鹏,王玮,刘志龙,周海鹰,赵明新. 2013

[9]哈尔滨市黑土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以方正县德善村为例. 张久明,迟凤琴,杨思平,宿庆瑞. 2009

[10]秸秆覆盖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大明,成艳红,刘满强,秦江涛,焦加国. 2012

[11]粤东龙眼立地土壤养分限制因素系统调查. 陈建生,张发宝. 1999

[12]鸡粪与立茬还田配合应用对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瑞平,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王浩,刘武仁. 2015

[13]贵州不同区域尺度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养分管理初探. 石俊雄,秦松,熊德勇. 2008

[14]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王振忠,李庆康,吴敬民,钱永根,赵金元,顾建东. 2000

[15]西宁地区保护地土壤养分与蔬菜施肥技术的调查分析. 郝学宁,江华,李松林. 2001

[16]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谢迎新,靳海洋,李梦达,翟羽雪,王永华,谢耀丽,李向东,夏来坤,王晨阳,郭天财,贺德先. 2016

[17]基于GIS的贵州省稻田土壤养分及pH时空演变特征. 童倩倩,李莉婕,韩峰,陈海燕,赵泽英,彭志良. 2017

[18]贵州主要红阳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黄伟,万明长,乔荣,袁建琦. 2013

[19]土壤养分对杂柑品种幼树生长量的影响. 袁启凤,陈守一,杨顺煜,杨鸿雁,吴爱国,李金强. 2009

[20]贵州省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 童倩倩,何腾兵,高雪,彭志良,韩峰,赵泽英,杨莉,袁成军,杨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