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草栽培、编织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雪音
作者: 陈雪音;卢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莞草;栽培;编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名称: 古今农业
ISSN: 1672-2787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88-95
摘要: 据现存的地方志资料来看,最晚至明朝天顺年间,莞草编织品便已成为东莞地区重要的物产,而民国时更是出现大量有名的草席商号,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东莞的草织业受到冲击,直至1945年左右方再次发展。此后至20世纪90年代,东莞的莞草产业再次发展,除了传统的普通草席,方席、炉底席、圆席以及草篮、草盒子相继出现,内销与外销并行。莞草的栽培与利用虽曾因战乱而中断,但其中大部分技术借由书册或口述方式得以流传。通过梳理地方志资料及进行口述史访谈,厘清莞草的利用历史,以及莞草的栽培与编织技术发展,将有利于理解莞草编织入选广东省非遗名录的原因,并为保护与传承莞草的种植与编织技艺提供一定帮助。
分类号: S564`TS935.53
- 相关文献
[1]南京鸭肴文化的历史演进与现代释义. 施威,赖闽苏,王思明. 2014
[2]皖江区域性文化对望江挑花的影响因素探析. 梁惠娥,龙玉潭,王中杰. 2018
[3]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洲优黄的历史与保护. 张馨月,沈志忠. 2018
[4]清代京西稻的形成与发展. 李增高,洪立芳,李向龙. 2016
[5]"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申报解读. 鲁成银. 2023
[6]加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鲁成银. 2022
[7]对西南岩溶地区多民族文化特色区域农业创新思维的探索. 张子仪. 2008
[8]氮素穗肥与优质水稻栽培. 甘雨. 2014
[9]关于新型优质食用菌栽培的研讨.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10]喀斯特山区公路边坡香根草栽培技术. 王文华,熊元,孙锐锋. 2008
[11]早熟高产牛角椒新品种慧丰1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杜刚强,张贤,王勇,张慧勇,朱春侠,黄伟,韩凤英. 2015
[12]优质高产杂交稻‘Q优1号’在越南的引种表现与栽培. 雷杨,黄中伦,樊恩达. 2012
[13]百合栽培技术要点. 吴青青,胡小京,石乐娟,许红娟. 2015
[14]盐碱地青贮玉米瑞德2号高产栽培技术. 郑普山,平俊爱,郝保平,冯悦晨,王立志,张延芳. 2012
[15]北方日光温室火龙果引种与栽培. 马洪英,王莅,郭锐,李洪安,张远芳. 2008
[16]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利用. 杨李娟. 2016
[17]大棚扁豆—鲜食糯玉米—黑塌菜高效种植模式.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周金凤. 2014
[18]早硕蜜蟠桃冬暖大棚栽培技术. 张元瑞,郁桂芳. 2000
[19]贵阳地区蝴蝶兰的设施栽培及管理技术. 龙云芝,向皎,王文华. 2012
[20]新世纪芦笋. 王德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清前中期江南棉纺织业发展探析——以苏州府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张志翔;卢勇
关键词:棉纺织业;手工业;苏州府;市镇经济
-
明至民国长江南京段沙洲的演变及其原因
作者:卢勇;尚家乐
关键词:明至民国;南京;沙洲;长江;八卦洲
-
“大食物观”视野下我国树粮的历史发展与价值挖掘
作者:卢勇;曲静
关键词:大食物观;树粮;历史发展;粮食安全
-
去伪存真:我国茶文化研究三题
作者:穆祥桐;卢勇
关键词:饮茶起源;茶类生产;茶史;茶文化
-
器不如人乎——清代弓箭制作技艺与战例运用研究
作者:卢勇;任思博
关键词:清代;长梢弓;聚元号;萨尔浒之战;鸦片战争
-
在解构与重构之间:农业遗产与工业文明交互中的文化认同困境
作者:陈加晋;卢勇
关键词:农业遗产;文化认同;工业文明;话语实践
-
中国本草学著作中有关梨的考论
作者:卢勇;任思博
关键词:本草学著作;梨;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