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部分强筋小麦品种的遗传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勇

作者: 张勇;沈业松;杨子博;杜莹莹;周羊梅;王安邦;刘畅;顾正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强筋小麦;基因鉴定;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36-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黄淮麦区现有强筋小麦品种遗传组成,本研究利用SDS-PAGE、KASP技术和35K SNP芯片技术对黄淮麦区具代表性的27个强筋小麦品种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鉴定、品质相关基因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HMW-GS鉴定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优质亚基分布频率分别为85.2%、74.1%和81.5%.从位点间亚基组合看,含有三个、两个及两个以下优质亚基的品种数为14个、10个和3个,分别占比51.9%、37.0%和11.1%.1BL/1RS、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基因鉴定结果显示,优势单倍型非1BL/1RS、Ppo-A1b(低PPO活性)、Ppo-D1a(低PPO活性)、Psy-A1b(低黄色素)和Psy-B1b(低黄色素)分布频率分别为66.7%、66.7%、29.6%、48.1%和51.9%.同时含两个低PPO活性单倍型(Ppo-A1b/Ppo-D1a)的品种有7个,占比25.9%;同时含两个低黄色素单倍型(Psy-A1b/Psy-B1b)的品种有9个,占比33.3%.籽粒硬度基因鉴定显示,供试品种基因型较为单一,除西农529(Pina-D1b/Pinb-D1b)外,其余品种基因型均一致(Pina-D1a/Pinb-D1b).从多基因聚合结果看,供试品种中未检测到聚合了以上所有优势单倍型的品种,表明现有的强筋小麦品种在遗传上仍有较大改良潜力.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强筋小麦品种遗传背景较为狭隘,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28~0.495,平均仅为0.397;供试品种分为三大类,分别有11个、7个和9个品种,聚类结果基本符合地域来源和亲缘关系特征.

分类号: S512.1%S330

  • 相关文献

[1]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B-Hm-16的生物学特性及cry基因型鉴定. 李国勋,张杰,宋福平,黄大昉. 2007

[2]玉米大斑病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吴迪,赵梓彤,李志勇,杨峥,檀迎会. 2015

[3]含cry8型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束长龙,申培立,苏旭东,李志辉,于妍,张先舟,马雯,檀建新. 2014

[4]荔枝霜疫霉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王荣波,陈姝樽,刘裴清,李本金,翁启勇,陈庆河. 2020

[5]甘薯钾离子转运蛋白HKT基因家族鉴定及其低钾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靳容,胡亚亚,张爱君,刘兰服,刘明,韩美坤,李洪民,马志民,陈晓光,唐忠厚. 2020

[6]菜用大豆蔗糖合酶基因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冯志娟,刘娜,张古文,任永源,龚亚明. 2020

[7]MicroRNA及其在人和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盛熙晖,杜立新. 2007

[8]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利用现状. 鄂志国,程本义,焦桂爱,王磊. 2008

[9]新疆的小麦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 潘阳,聂迎彬,穆培源,姚占军,李星,周悦,李在峰,刘大群. 2011

[10]PCR技术与BtICP基因的鉴定. 宋福平. 1998

[11]中国白梨S基因研究Ⅰ 7个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和2个新S基因的鉴定. 乌云塔娜,谭晓风,毕方铖,曹玉芬,李秀根. 2005

[12]植物转化酶家族基因鉴定及序列进化分析. 白蓓蓓,林义开,陈黎明,王锋,肖楚妍,杨春,王丁,符书贤,林尤珍. 2024

[13]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克隆进展. 阮辉辉,严成其,安德荣,陈剑平. 2008

[14]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利用进展. 鄂志国,张丽靖,焦桂爱,程本义,王磊. 2008

[15]莲雾PG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陈迪飞,魏秀清,许玲,许家辉,曾黎辉. 2022

[16]CIMMYT小麦材料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病鉴定. 韩烨,何中虎,夏先春,李星,李在峰,刘大群. 2011

[17]中国辣椒AAT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衡周,叶楚,方健敏,杨静,徐小万,徐晓美,李涛,王恒明. 2023

[18]基于全基因组的金针菇光受体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刘建雨,李婧霆,陆欢,于海龙,宋春艳,李巧珍,张丹,徐珍,尚晓冬,王瑞娟. 2023

[19]木薯NHX基因家族鉴定及特征分析. 杨仕梅,谢恩俊,罗春芳,饶萍,欧珍贵,杨龙. 2024

[20]利用白芥(SinapisalbaL.)与甘蓝(BrassicaOleracea)属间杂种创建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 方小平,魏文辉,李均,王转,罗莉霞,李俊.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