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岩溶区植物适应性种植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韦彩会

作者: 俞月凤;何铁光;蒙炎成;唐红琴;张野;李婷婷;何永群;李忠义;王瑾;胡钧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岩溶区;植物;适应性种植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5 年 21 卷 24 期

页码: 92-94

摘要: 研究旨在探讨适合广西岩溶区生长的农作物新品种,以期为该区域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及新种植作物提供试验示范和技术支撑。通过选择玉米、大豆、葡萄共3种作物在广西大化县岩溶区不同地块进行适应性种植,其中玉米品种有桂单0810、桂单0811、桂单162,以当地农家种作为对照;大豆品种有桂豆3号和桂豆5号,以当地农家种作为对照;葡萄品种有夏黑、巨峰、户太,每种作物的种植规格及田间管理参照当地种植习惯并遵循各品种的特性进行种植管理。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桂单0810、桂单0811、桂单162产量分别达481.66kg/667m~2、478.24kg/667m~2、443.12kg/667m~2,分别比当地农家种增产31.57%、30.63%、21.04%;大豆品种桂豆3号和桂豆5号产量分别为85.82kg/667m~2、、78.76kg/667m~2,分别比当地农家种增产77.87%、、63.23%,和对照相比,玉米和大豆各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夏黑、巨峰、户太葡萄产量分别达1 170.5kg/667m~2、1 380.0kg/667m~2、1 518.0kg/667m~2,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所选的玉米、大豆及葡萄品种均适宜在该区域种植。

分类号: S565.1`S513`S663.1

  • 相关文献

[1]藜麦在中国的适应性种植及发展展望. 李娜娜,丁汉凤,郝俊杰,宫永超,蒲艳艳,裴艳婷,刘保民,田茜,郭秀秀. 2017

[2]西南岩溶区粉垄耕作和免耕方式下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 陈晓冰,严磊,陈廷速,李振东,甘磊,SAEED Rad. 2018

[3]耕作方式对岩溶区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的影响. 陈晓冰,严磊,李振东,SAEED Rad,陈廷速,甘磊. 2019

[4]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桂华,王德美,秦松,柴冠群,罗沐欣键,范成五. 2023

[5]广西大化县岩溶区生态重建研究现状与对策. 何铁光,王瑾,蒙炎成,韦彩会,张野,李忠义,李婷婷. 2015

[6]优化施肥模式对岩溶区中药材扶芳藤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韦广泼,蒙炎成,周冠颖,苏天明,韦海洋. 2009

[7]桂西北岩溶区大田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镉累积特征. 黄雁飞,黄玉溢,陈桂芬,熊柳梅,刘永贤,刘淑仪,刘斌. 2022

[8]绿肥配施化肥对岩溶区水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钟菊新,唐红琴,李忠义,董文斌,韦彩会,李强,何铁光. 2021

[9]DNA分子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别同德,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马谈斌. 2008

[10]红萍供氧装置及其试验研究. 陈敏,刘夏石,刘中柱. 2000

[11]NAC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非生物胁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段俊枝,李莹,赵明忠,李清州,张莉,魏小春,任银铃. 2017

[12]双孢菇植物化学复合护色剂的研究. 魏书信,王安建,田广瑞,李静. 2012

[13]从反义RNA到人工miRNA的植物基因沉默技术革新. 张晓辉,邹哲,张余洋,李汉霞,叶志彪. 2009

[14]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 温明星,陈爱大,曲朝喜. 2012

[15]植物抗盐碱胁迫作用比较分析. 杨微,郭继业,刘翘,李勃,薛健,尚慧,王双龙. 2013

[16]植物生物技术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黄大年. 1999

[17]评估植物胁迫性的基本要求. 李艳华,王永健. 1999

[18]利用植物的防御性 倡导害虫治理的新思路.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李慈厚. 2005

[19]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 菊花,白晨,李晓东,包南帝娜,郭永青. 2014

[20]从造园三要素看中国古典园林. 张朝君,李薇,班小重,赵宁,黄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