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枯萎病病原分离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仁锋

作者: 吴仁锋;杨绍丽;万鹏;金利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豇豆枯萎病菌;形态学;分子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375

年卷期: 2012 年 34 卷 01 期

页码: 100-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采集武汉市豇豆种植区豇豆枯萎病病株,经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菌株JKW-1、JKW-2和JKW-3,并对3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为致病的镰刀菌,其中菌株JKW-1和JKW-2菌落色泽为紫红色,JKW-3菌落色泽为白色,均能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但在菌落形态、产孢量、分生孢子大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这3个菌株的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搜索和比对分析,根据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结合豇豆病株症状和病菌的形态学特征,判定引起武汉市豇豆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

分类号: S436.43

  • 相关文献

[1]次郞甜柿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 余贤美,侯长明,王洁,安淼,王海荣. 2014

[2]中国孢囊线虫新记录种——野生豆孢囊线虫记述及其对豆科植物的寄生性测定. 甄浩洋,彭焕,孔令安,洪豹元,朱桂兰,汪锐辉,彭德良,文艳华. 2018

[3]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赵玳琳,吴石平,何海永,吴迅,谭清群,李继业,陈泽辉. 2024

[4]豇豆根腐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其核糖体rDNA-ITS序列分析. 吴仁锋,杨绍丽,万鹏,黄薇. 2011

[5]大豆拟茎点霉茎枯病病原菌鉴定. 崔友林,王晓鸣,朱振东. 2008

[6]基于COⅠ和ITS2及16S rDNA基因序列对盾糙璃眼蜱的分子分类与厘定. 王彦龙,罗金,车丽妍,昝晓庆,朱婷婷,赵爱云,任巧云,张振杰,刘光远,齐萌. 2024

[7]山东部分地区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蒋彩虹,耿锐梅,赵强,侯烁,张雨生,程立锐,杨爱国,王元英. 2018

[8]亚洲柑桔间座壳菌生长条件及纳米试剂室内毒力研究. 姚廷山,莫其会,钟林宇,胡军华,晏承泉,李庆春,杨颜芳. 2023

[9]山东牛心柿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余贤美,侯长明,王洁,王海荣,安淼,艾呈祥. 2015

[10]华北大黑鳃金龟致病球孢白僵菌JCF的鉴定和致病力测定. 曹伟平,程佳旭,丰硕,赵聚莹,陈丹,宋健. 2023

[11]6个相似穿孔线虫种群的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 符美英,曾向萍,王会芳,严婉荣,吴凤芝. 2018

[12]云南不同蚕区僵蚕致病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差异研究. 江秀均,李玲利,柴建萍,李克花,倪婧,白兴荣. 2024

[13]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的生产潜力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吕川根,谷福林,邹江石,陆曼丽. 1991

[14]贝氏莫尼茨绦虫与扩展莫尼茨绦虫生殖器官形态学观察与比较. 刘继荣,王开胜,薄新文. 2008

[15]饥饿对哲罗鱼仔鱼形态、行为和消化器官结构的影响. 张永泉,刘奕,徐伟,童广香,尹家胜. 2010

[16]雄性不育和可育亚麻的生殖期形态学与细胞学比较. 伊六喜,斯钦巴特尔,张辉,贾霄云,高风云,张立华,任龙梅. 2011

[17]中国巴大叶蝉属Bharagonalia种类雌性外生殖器首次详记(半翅目,叶蝉科,大叶蝉亚科)(英文). 孟泽洪,杨茂发,周玉锋,于晓飞. 2013

[18]不同倍性灯盏花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梅琳,郑思乡,杨声超,关文灵,张喜燕,李叶芳. 2009

[19]基于彩色线阵CCD的茶叶分选识别算法研究. 李明珠,倪超,张晓,刘希,李华赛. 2015

[20]类猪圆环病毒P1的免疫电镜观察. 温立斌,何孔旺,解建平,杨浩,周建新,金全胜,王玉然.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