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糜子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秀辉

作者: 崔秀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糜子;雄性不育;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01 期

页码: 106-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喷药时期为主区,喷药剂量为副区,探讨了用SQ-1诱导产生的雄性不育率、杂交率及自然授粉结实率3项指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药时期、喷药剂量及时期与剂量一级互作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不育率和杂交率。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喷药剂量为4.0和5.0kghm-2时诱导雄性不育率、杂交率都在95%以上;花粉粒分化形成初期,喷药剂量为5.0kghm-2时诱导雄性不育率和杂交率都在95%以上。喷药时期对自然授粉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剂量及时期与剂量一级互作影响显著,自然授粉结实率随着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SQ-1用于糜子的最佳时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最适剂量4.0kghm-2。

分类号: S516

  • 相关文献

[1]化学杂交剂SQ-1与不同基因型糜子互作效应研究. 刘峰. 2008

[2]化学杂交剂BAU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初报. 王书文,赵寅槐,王艳平,张爱民,王道全,陈万义,黄铁城,王茂江. 2000

[3]化学杂交剂S0-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4]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刘宏伟,张改生,刘秉华. 2004

[5]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李国强,黄森,邢承玉,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7

[6]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及其诱导败育后小麦的农艺性状. 唐华丽,宋瑜龙,张改生,张双喜,叶景秀,郭佳林,赵卓军,王军卫,牛娜,马守才. 2017

[7]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李国强,胡金锁,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8]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吴新杰,荣松柏,江莹芬,费维新,初明光,李强生,梅新全,陈凤祥. 2020

[9]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10]人工模拟降雨对油菜化学杂交剂SX-1使用效果影响的研究. 曹永红,任军荣,张智,王京宏. 2019

[11]CHA杂种小麦F_2利用的可行性探讨. 赵林姝,程俊源,刘录祥,孙国庆. 1995

[12]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13]中国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王曙明,孙寰,赵丽梅,王跃强,彭宝,范旭红,张宝石. 2009

[14]油菜双隐性基因细胞核+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方法及其遗传学基础. 陈芝能,曾庆鸿,张瑞茂,陈大伦. 2004

[15]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于洪柱,徐安凯,栾博宇,任伟,王志锋. 2013

[16]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专利成果分析. 董立,李星,李莹,蔡晶,辛业芸. 2018

[17]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黄文超,朱仁山,李绍清,朱英国. 2013

[18]甜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李莉,杨波. 2009

[19]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制及其杂交制种研究进展. 冯光辉,金樑,张静文,黄利春,王晓娟. 2011

[20]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