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县域早稻氮磷钾施肥的系统聚类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娟

作者: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姚宝全;刘德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早稻;施肥;聚类分析;类别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7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531-5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建立县域早稻氮磷钾施肥类别,探讨多点肥效试验资料的定量分类方法。【方法】以仙游县26个早稻"3414"设计的氮磷钾肥试验结果为例,探讨不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及其类别间差异显著性。【结果】对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差异较小的县域肥效试验资料,以能使类别间距离空间扩展范围较大的欧氏距离–离差平方和法为最佳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将26个试验资料清晰地分成3类,分别对应于该县的高产、中产和低产稻田类型;两两类别间的空白区产量和平衡施肥产量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且在95%置信区间下,稻谷产量水平在3个类别间几乎不出现交叉重叠。在此基础上,根据3种施肥类别对应的试验点资料,分别建立三元二次多项式类特征肥料效应方程,进而得到这3个施肥类别的推荐施肥量。【结论】欧氏距离–离差平方和法系统聚类分析是县域多点肥效试验资料的一种有效定量分类方法,可将仙游县早稻分为具有统计显著性差异的3个氮磷钾施肥类别。

分类号: S511.31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株两优819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璐,廖普祥,廖正春,蒋星军,周佳民. 2023

[2]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健晓,屠乃美,易镇邪,朱红林. 2011

[3]硅肥对超级早稻茎叶形态与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陈健晓,屠乃美,易镇邪,朱红林. 2011

[4]长江流域主要常规双季早籼稻的遗传相似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戴冬青,张华丽,张萌,李西明,马良勇. 2017

[5]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预警类别分析. 许世卫,李志强,李哲敏,王启现,李干琼. 2009

[6]抗棉铃虫棉花杂交种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刘存敬,李延增,李之树,刘素恩. 2002

[7]我国茶叶出口结构与竞争力分析——基于不同类别和包装规格茶叶的探讨. 张菲. 2018

[8]不同灌水量对水、早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9]早稻新品种-旱9710. 张燕之. 2006

[10]粳型早稻新品种-辽旱403. 王德生. 2007

[11]旱稻品种的筛选及应用. 独凤荣,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 2000

[12]桂北稻作区覆膜节水栽培条件下早稻早熟品种筛选试验. 张宗急,刘助生. 2015

[13]不同抗早衰剂配方对杂交早稻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张文学,孙刚,黄英金. 2007

[14]早籼杂交水稻全优109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郑轶,涂诗航. 2015

[15]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雷享亮. 2011

[16]湖南省稻种资源性性分析. . 2000

[17]粳型早稻新品种-旱糯303. 王德生. 2008

[18]早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形成与验证. 李祖章,谢金水,王海,叶春升,朱金保,龙丘陵. 2005

[19]不同生态环境下2009年江西省主栽早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生. 黄凌洪,张天才,汪锐辉,徐小明,徐善忠,陈前武,张国光,兰波,李湘民. 2010

[20]早稻直播密度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方宝华,刘云开.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