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节水型衡麦系列品种的选育方法及系谱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祥海

作者: 孟祥海;李丁;孙书娈;乔文臣;魏建伟;陈秀敏;赵明辉;李会敏;赵凤梧;李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旱节水;选育方法;系谱分析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907-9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抗旱节水小麦的定向培育方法,对抗旱节水型衡麦系列品种选育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多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围绕"节水抗旱、抗逆高产、广适稳产、优质早熟"的育种目标,着眼解决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与农业生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培育抗旱节水型广适小麦品种,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广泛筛选遗传背景远缘且生态差异较大的优异亲本组配组合,创新采用不同世代水旱交替双向综合选择技术,先后育成16个抗旱节水型小麦品种,提高了选择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在系谱上,衡观35等为代表的衡麦系列品种与蚂蚱麦、碧玉麦和洛夫林10号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且含有对光周期不敏感的Ppd-Dla等优异基因。这些品种目前已由冀中南冬麦区推广至黄淮冬麦区(南、北片)、北部冬麦区(天津)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湖北襄阳)等区域种植,展示出生态广适、节水稳产的特点。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宜迟播晚粳糯镇糯20号的选育. 林添资,孙立亭,景德道,曾生元,余波,钱华飞,李闯,姚维成,盛生兰,周义文,杜灿灿,龚红兵. 2017

[2]小麦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张跃强,樊哲儒,王延军,李剑峰,吴振录. 2007

[3]抗旱丰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8744的选育. 张俊灵,孙美荣,张东旭,李岩华,闫金龙,申书珍. 2012

[4]晋麦63号选育方法的探讨. 李岩华,张俊灵,孙美荣,田岗,申书珍. 2003

[5]高产优质兼顾的强筋小麦品种选育方法与实践. 曹新有,程敦公,刘爱峰,宋健民,赵振东,王利彬,王灿国,刘成,郭军,翟胜男,韩冉,訾妍,李法计,李豪圣,刘建军. 2020

[6]从大面积高产小麦品种豫麦13号的育成探讨不同类型高产品种的选育.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李从军,吴政卿,杨会民. 2009

[7]连麦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育种启示. 张广旭,孙中伟,李强,王康君,郭明明,陈凤,郑国良,樊继伟. 2018

[8]小玫蓝、紫粒种质色素基因来源分析及其植株特性表现. 李杏普,刘玉平. 2000

[9]小麦蓝、紫粒种质色素基因来源分析及其植株特性表现. 李杏普,刘玉平,段喜顺,刘淑娥,李军. 2000

[10]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系谱分析及利用. 赵淑章,李合智,武素琴. 2000

[11]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张俊灵,孙美荣,张东旭,李岩华,申书珍,宋秀珍. 2011

[12]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品种抗旱特性的研究. 任永峰,赵举,张永平,白海. 2011

[13]土壤水分与烟草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罗占春,杜伟,张卫星. 2009

[14]山西中部区试小麦品种抗旱节水指标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王宏兵,张立生. 2020

[15]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的选育——以长6359和长4738为例.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孙美荣,霍成斌,常海霞. 2017

[16]引黄灌区农业节水的技术措施与途径. 桂林国. 2003

[17]丘陵区套作玉米旱害机理及其抗旱节水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永红. 2006

[18]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的选育-以长6359和长4738为例.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孙美荣,霍成斌,常海霞. 2017

[19]抗旱节水型玉米种质的构建及鉴定. 张文忠,王振华,宋殿珍,芦明,王慧慧,杨国英,申海斌. 2015

[20]西北冷凉旱作区红芸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探析. 畅建武,郝晓鹏,王燕.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