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胶园间作模式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立军

作者: 周立军;潘剑;黄坚雄;郑定华;袁淑娜;李娟;陈俊明;桂青;林位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橡胶园;种植形式;间作物;长期间作;全周期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11 期

页码:

摘要: 为探讨胶园长期间作技术,进行了17年的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试验.选用具有直立型树形特性的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2059',按宽窄行种植形式2 m*(4 m+20 m)建立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在大行间连续开展多种作物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在开割当年(2009年),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露地面积占胶园总面积的58.3%,可间作林荫地占8.3%;而常规胶园(3 m*7 m)没有露地,其可间作林荫地占胶园总面积的42.9%.至17龄时,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露地仍达胶园总面积33.3%,可间作面积达胶园总面积的66.7%.每年胶园间作产值增幅达146.8%,纯收入增幅达256.6%.与常规胶园比较,全周期间作模式可间作露地面积大,可间作作物种类多,效益高.

分类号: S794.1

  • 相关文献

[1]橡胶园长期间作理论探讨. 周立军,林位夫. 2019

[2]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的研究. 林福宇,曾宪海,李娟,林位夫. 2014

[3]辽西半干旱区果粮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白一光,姜涛. 2015

[4]不同种植形式橡胶树生长和产量比较研究. 周立军,安锋,王纪坤,林位夫. 2020

[5]冬植甘蔗新台糖1号高产栽培生态学研究──Ⅲ.高产调控技术及其效果. 谢贵水,蒋菊生,林位夫,王岳坤,蔡明道. 2000

[6]不同种植方式沟播沟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建明,李志宏,张喜英,邵立威,范凤翠,石玉芳. 2010

[7]种植形式和密度对燕麦白粉病的影响及药剂筛选. 孙道旺,何成兴,李春花,卢文洁,王艳青,尹桂芳,洪波,王莉花. 2019

[8]基于ArcIMS的农场级胶园信息发布系统的研制. 侍慧宇,张培松,刘洪斌,武伟,林清火,罗微. 2008

[9]不同肥力橡胶园土壤中养分的垂直分异规律. 张伟,林清火,罗微,蒋先军. 2009

[10]儋州市热科院试验场橡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王开典,陈展雄,姚行成. 2018

[11]海南省儋州市橡胶园土壤钾素空间变异特征. 杨昭君,韦家少,何鹏,吴柄孙,吴敏. 2010

[12]橡胶园生产管理信息化探讨. 邓静飞,汪秀华,李世池. 2013

[13]中国小胶园发展概况与展望. 林位夫,蒋菊生,陈秋波. 2003

[14]葛藤覆盖对幼龄橡胶园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 徐文娴,李金秋,孟磊,薛欣欣,王晶晶,刘文杰,汤水荣. 2020

[15]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橡胶园耕地地力评价. 彭金莲,唐朝胜,蒋菊生,赵春梅. 2019

[16]胶园大通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青,姚行成,周珺,陈先红,王军,林位夫. 2016

[17]丛林式橡胶园栽培试验初报. 谢贵水,蒋菊生,陈俊明,蔡明道,曾宪海. 2002

[18]橡胶园间作地不容技术. 郑定华,潘登浪,黄坚雄,潘剑,王军,王秀全. 2020

[19]儋州市橡胶园土壤氮素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 吴敏,吴炳孙,韦家少,何鹏,覃怀德,王大鹏,高乐. 2013

[20]基于FMT-AHP的海南农垦花岗岩类多雨区橡胶园地力评价. 唐群锋,郭澎涛,刘志崴,林钊沐,罗微,蒋菊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